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朱镕基与福建京剧的故事:从知音、吹鼓手到引路人

www.fjsen.com 2009-11-19 08:5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三 期盼

这位八旬长者,对京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怀着十分迫切而诚挚的心愿——期盼京剧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老艺术家和传统文化能得以保护、传承;年轻演员们能尽快成才、弘扬国粹……

“把京剧搞成了大杂烩,是糟蹋京剧,你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朱镕基深爱京剧,对伤害京剧的行为,不能容忍,在很多场合,他一再强调,要尊重艺术规律,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2008年3月底,他在福建京剧院看完演出后,针对剧中的舞台效果等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随后,谈到了当前个别地方的京剧改革问题,他说,现在有些人热衷于搞大制作、大场面,把京剧搞成了大杂烩,完全不懂京剧的话剧、歌剧导演,也来导京剧,这是糟蹋京剧,你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创新。

朱镕基的担忧并非过虑。经过上世纪80年代短暂的传统戏高潮后,京剧渐显冷清,一些地方的京剧发展也出现了极端市场化倾向。为此,朱镕基常感痛心。

对京剧的感情,几乎是朱镕基生命的一部分。今年81岁的朱镕基,京剧戏龄已经超过70年:他从幼年起就喜爱唱京戏,拉胡琴。8岁上台唱过戏,在长沙一中时,出演过《贺后骂殿》里的赵光义。后来虽然他公务繁忙,但对京剧的热情不减。2000年10月14日,他在访日期间接受东京广播公司TBS采访,并与100名日本民众举行电视对谈。一位日本观众问他喜欢京剧里的什么角色时,他回答说:“我喜欢京剧里面所有的行当,但是我自己是学着唱须生。同时,我也喜欢拉胡琴。什么时候去北京,我可以给你伴奏。”后来,朱镕基应主持人筑紫哲也之邀,现场拉了一段京剧过门,满场掌声雷动。

燕守平说,2003年朱镕基退休后,开始系统地操练京胡。当时他已经75岁,很多专业琴师过60岁,都拉不动弦了,朱镕基却坚持每周三次练琴,一次保证两个小时。这一练就是6年,如今他的曲谱里,已经有几百个段子。

70多年的京剧情缘,朱镕基深深理解京剧的精髓和美感之所在。

京剧离开传统,就不能称是京剧。在许多场合,他都一再强调自己的信条,哪怕很小的细节——有一次,他在福建看过演出后,专门提到了灯光问题。他说,一些地方的京剧团,把电影、话剧的灯光都吸收进来,忽暗忽明,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京剧就是讲究敞亮,演员的表情要看得清楚。

当年梅兰芳大师提出“移步不换形”原则,就是指变革不能影响京剧的审美特征,不能脱离“四功五法”的本体。继承与创新,两者和谐统一,才是京剧发展的动力。

对京剧的未来,朱镕基眼光很远。他说,京剧怎样自求生存,我觉得不要听那些外行来乱搞、乱改,还是要执著地追求真正的艺术,观众面可能会减少,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程度的提高,终究人们还是需要高雅的艺术、精神的艺术。

朱镕基也很关注京剧的普及。有一次,在漳州古街,他偶然听到街角传来京胡声,循声而去,发现是一帮京剧票友在唱和,于是兴致勃勃地走到票友中间,和大家聊起京剧的话题。这成了漳州票友的珍贵记忆。还有一次,他在厦门参加票友聚会,竟然一下子叫出了一位票友的名字,原来,他前一天刚在电视上看过这位票友的节目,就记住了。

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评章说,朱镕基之所以关心、支持福建京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他重视、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担心后继无人,也担心路子走错,于是倾心投入,把福建当作一块试验田来抓。而朱镕基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的观点,对如何保护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 责任编辑:陈瑜辉  陈瑜辉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