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监督纵横 > 正文

漳州市人大持续开展九龙江流域水环境视察

www.fjsen.com 2010-02-21 17:40  曾浩川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九龙江是漳州人民的母亲河。2009年春节前后,九龙江北溪上游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甲藻水华事件,严重威胁漳州、厦门的饮用水源安全,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为推进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的保护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促进漳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漳州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持续开展对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视察,督促政府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跟踪监督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09年3月24日至4月1日、7月27日和10月16日,三次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红孙、陈庆元、朱福清带队对漳州市开展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视察。视察组就流域综合整治总体情况,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工矿企业控污工作落实情况,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生态保护建设情况等,听取了市政府的专题工作汇报,并分两个小组赴九龙江北溪、西溪流域的芗城、龙文、龙海、南靖、平和、长泰、华安,以及鹿溪流域的漳浦等八县(市、区),听取八县(市、区)政府的有关工作汇报,与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实地察看部分生猪养殖场所搬迁关闭拆除情况、企业污染治理情况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

视察组认为,漳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形势还不容乐观,西溪、北溪各断面水质依然存在恶化的隐患,整治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生猪养殖污染整治任务还很艰巨,后续工作亟需跟进;工矿企业控污工作落实不够到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偏慢;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整治资金不到位、缺口大,远远满足不了整治的巨额投入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治的进度和效果。视察组建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进一步加大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纵深推进以生猪为主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要在巩固禁建区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推进禁建区外的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扶持推广生态养殖标准化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业主采用生猪粪便固液分离机、发展“零排放”养殖技术;严格执行新建规模化养猪场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规模相对较小的养殖场(户)环评的服务指导,降低收费标准,推动养殖场所规范化建设;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养猪专业村的污染治理工作,根据控养区、宜养区不同的政策要求以及各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办法,切实解决养猪专业村污染严重、治理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养殖集中区,集中处理污水的做法,为养猪专业村的污染治理寻找新的途径和办法;加强病死畜禽处理工作,加快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防止病死畜禽对水体的污染;支持沼气、猪粪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变废为宝、转害为利。加大巡查力度,防止禁建区“反弹”和控建区新建、扩建养殖场。同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尽快兑现养殖场被搬迁、关闭或拆除的养殖户的补偿;坚持堵疏结合,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帮助、指导养殖户转产、转业,切实解决养殖户后续收入问题,并将停养后生活确实困难的养殖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此外,对其他流域的养殖污染、尤其是养猪专业村的严重污染也要分期分批进行整治。

强化工矿企业污染监管。要进一步加大环保行政执法力度,督促环保问题企业切实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坚决取缔“新五小”和“十五小”企业,严防死灰复燃;依法从严从重查处偷排漏排或超标排放行为。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关,禁止流域新上电镀、造纸、皮革、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建议将干流两侧的项目环保审批权上收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环保设施施工关键环节的跟班监督,杜绝私设排污暗管现象。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区域性环境突出问题的监管,加快并完善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增强监管实效。进一步配强一线环保执法力量,改进监管方式方法,积极应对一些企业的“应付”行为。同时,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切实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流域整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流域内多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成运行时间多次推迟,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要下定决心,下大力气,切实加快建设步伐,力争按时或早日建成投入运行。平和、华安县城污水处理厂要争取尽快动工建设;漳浦县城、长泰经济开发区、长泰县城、华安丰山工业集中区西区污水处理厂要协调推进厂区、管网、提升泵站建设,以期三者同步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配套完善漳州东区、西区、龙海市区、南靖县城污水管网和提升泵站建设,加快金峰经济开发区、蓝田工业开发区与漳州西区、东区污水厂的对接,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漳浦、平和等县的垃圾处理场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建成投入使用。同时,重视解决流域镇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问题,近期可通过财政支持,借鉴天福茶学院的经验,先在沿江沿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人口聚居地建设投资较少、运营成本较低的污水处理设施,防止污水直排;并积极推广适宜农村实际的垃圾焖烧炉建设,努力提高镇村垃圾的处理率和处理程度。

  • 责任编辑:王秀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