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平凡高于平凡 一个洗脚妹的捐资助学之路
www.fjsen.com 2010-05-10 08:4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她在孩子们眼中最美 厦门同安区新民镇的孙小玉(化名)至今仍清楚记得四年前第一次见到刘丽的情形:读小学四年级时的一天,校长把她和弟弟叫到办公室,说是有人愿意为他们上学提供资助。那天天气很热,弟弟满脸是汗,一个阿姨递了张湿纸巾给弟弟擦脸,小玉觉得她好亲切好漂亮,后来校长告诉他们,这个年轻的阿姨就是他们的资助人刘丽。从那时起,刘丽就开始不间断资助他们姐弟俩,现在,她已经上初二了。 4月24日这天,周六,带着沐浴露、洗洁精、食用油、牛奶等生活用品,过了繁华的市区,又过了新兴的工业区,再穿过凹凸不平的土路,刘丽再次来到孙小玉家。小玉妈妈上工去了,弟弟和同学约好去老师家了,家中只有她和奶奶。 小玉家经济条件很不好。父亲去世后,家里就靠母亲打零工每月千余元收入养活他们姐弟俩和年迈的奶奶。小玉妈妈原打算让她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可她不愿意,她是班上的生活委员和学校的旗手,她还想将来上大学。最后还是刘丽帮她一起做妈妈的思想工作,最后妈妈有条件同意了,只要她能考上重点高中,就让她继续上学,所以中考对小玉来说很关键。 小玉奶奶眼睛得了白内障,看不清东西,平时很少出门。刘丽来了,她就喜欢拉着她的手说话。奶奶只会说闽南话,她说什么,刘丽并不太听得懂,但有两个词,她听得很确切,“泡茶”和“谢谢”,因为这是奶奶反复说得最多的。 期中考刚过,小玉翻出最近的作业和考试卷给刘丽看。 “以前我的数学不错,最近不知道为什么退步了。”小玉有点不好意思。 “没事,多和老师沟通,找出原因就好了。千万别偏科,中考看的可是总分。”拉着小玉,刘丽语气依然亲切,让小玉轻松了不少。 “你看,你现在长得比我还高了,是大孩子了,没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 刘丽又翻出小玉的物理试卷,看了又看,“我也只能看得出成绩的好坏,这试题让我做也做不出来啦。”说起这个,她们都笑了。 年幼的小玉也许并不知道,刘丽阿姨的笑容背后,曾经有过怎样的辛酸。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5]香港新一年度“打工皇帝”缴税逾九千万港元
- [ 04-16]武夷山:“留守妇女打工队”活跃田间地头
- [ 03-30]打工子弟学校老师为解决宿舍漏雨被校长暴打
- [ 03-25]广州打工仔跑12趟办不成居住证 竟要工厂房产证
- [ 03-24]1400个电话“哄”爸爸4年 “打工女王”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