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山养绿”养出“小武夷”满山新绿
www.fjsen.com 2010-08-09 16:08 金文莲 刘泉祖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下午4点半,武夷山市崇安街道城南村护林员吴生福巡完山,便回到位于后垅山顶的简易房内,在山里觅食的土鸡此时也三三两两踱着方步“回家”。每次坐在房前享受着山风的惬意和满山的新绿,吴生福便感疲惫顿消。他说,3年的“租山养绿”让当地生态效果日益凸显。 在市人大推动下, 2007年6月武夷山市政府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推出“租山养绿”的创新之举。 “租山养绿”即武夷山市政府将地处市区西面,属于村民的小武夷山林租来种树养绿,将之建成供市民休闲健身的“公园”。 小武夷,面积4391亩,因其地貌特征与世界自然遗产的武夷山景区相似,别称“小武夷”,拥有百花岩、饭罩岩、仙岩洞、山庄水库等4大景点,分属于崇安街道的3个村,也称“小武夷公园”。2000年初,武夷山申报世界双遗产成功后,随着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和武夷岩茶市场的走俏,与景区地貌相似的小武夷被村民视为种植武夷岩茶的好地方,偷盗林木、开荒种茶、违章搭建等行为时有发生,原先只是栽种用材林的小武夷很快变成了茶山。据统计,2001年至2005年5月被违规开垦的林地达1200亩,使得公园景观受到极大破坏。 小武夷公园的“窘境”引起当地人大代表的关注,从2001年开始,武夷山市人大就对小武夷的茶山开垦进行调研,之后,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份“关于限制小武夷周边茶山开垦的调查报告”;2002年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又提交《关于加强小武夷公园保护开发建议》的议案,并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视。2005年5月,武夷山市人大常委会还成立小武夷公园保护管理调查组,再次深入有关村、街道、单位调研,形成调查报告,分析问题,反映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对小武夷公园经营权、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执法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一边是人大代表要求保护小武夷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一边是当地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愿望十分迫切,如何协调两者的矛盾?武夷山市政府在人大提交的调查报告基础上,萌生新思路:向村民“租山”,即由武夷山市政府出资,市林业局出面与3个村订立30年的租赁合同,明确在土地、林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小武夷公园租赁给风景区管理处进行保护、管理和开发,公园内茶山、果园不得扩大或改变现状;租金分3个阶段计算,第一个10年为每亩每年11.5元、第二个10年每亩每年13元、第三个10年每亩每年15元。根据这一标准,政府仅租金就要补贴200万元。 小武夷风景区管理处主任胡华东说,“租山养绿”是“贴本买卖”。胡华东接手后,一面组织人员对小武夷的树木棵数、名称、岩体位置等进行一一登记造册;一面聘请7位护林员,全天候巡查护山。住在山顶的吴生福因为熟知当地区域情况,被管理处聘为护林员,每月工资600元。 据了解,从2007年“租山”开始,武夷山市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小武夷道路、健身区、防火值班房、防洪沟等基础设施,建立病虫害预防监测点。市林业局又投入60多万元,在景区道路两旁和山体周围种上红叶石楠、红豆杉等名贵树木5万多株,新植草皮1500平方米。去年管理处又新租荒田、烂田和菜地60多亩,全部种上珍贵苗木,既美化公园景观,又加强了生态保护。 “租山养绿”实施3年,杜绝了盗砍树木的现象,景区内树木葱郁,鸟语花香,进山锻炼的市民常能看见山鸡、山麂等野生动物。目前,武夷山市政府正进一步加大对小武夷的保护力度,将其列为当地市级生态公益林。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9]石狮市人大举行“两强化两提升”专题辅导学习会
- [ 08-06]清流县人大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专题调研
- [ 08-06]中国官方再解住房"空置疑云" 调控高压态势难改
- [ 08-05]南平市人大表彰机关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 08-05]连城县人大代表视察“家园清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