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代表工作 > 正文

李希伟代表:金杯银杯,不如茶农口碑

www.fjsen.com 2010-11-04 15:59  杨建国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一声锣响,漳平市水仙茶王饼茶以1两3.2万元成交;又一声锣响,1两水仙茶王散茶以3万元成交……

今年5月11日,漳平市举办的春季水仙茶王赛及拍卖会上传出了“茶王”信息。“近几年来,漳平水仙茶王饼茶能在市场如此畅销,都得益于漳平市人大代表、南洋乡党委书记李希伟的倾情投入与正确引导。“李希伟代表真是我们茶乡的好书记、好代表!”南洋乡茶农纷纷对笔者说道。

漳平市南洋乡境内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茶树的栽培。《漳平县志》载:“元代起,漳平已开始种茶,明清时已有专门茶叶加工作坊。”清光绪年间,漳平水仙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早在清朝年间,当地村民就开始形成了种植乌龙茶系列的水仙茶和制作水仙茶的传统,南洋乡也因此成为著名的“水仙茶乡”。

“水仙茶乡”的茶农们经过百年的摸索,制作出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紧压乌龙茶——“漳平水仙茶饼”。到了2002年,南洋乡的水仙茶种植面积达到了2.38万亩,年产毛茶150万公斤,逐渐发展成为南洋乡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当地茶农重数量不重质量,分散经营且仅粗散加工忽视精深加工,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水仙茶产业链,导致制作的水仙茶品质不高,市场价格偏低,成了当地茶农脱贫致富的“瓶颈”。

产业规划为漳平水仙添加油助力

为了能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和悠久历史的茶文化,提升漳平水仙茶品质,把水仙茶这一漳平宝贵的地方稀有资源“发扬光大”,让南洋乡茶农借助茶叶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漳平市人大代表、南洋乡党委书记李希伟2002年到南洋任职后,积极探索漳平水仙茶可持续高效益发展途径,经常调查研究,针对漳平水仙茶发展存在的“软肋”,紧紧抓住茶产业这一规划,多次聘请专家、教授、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到南洋乡对水仙茶产业发展进行考察论证,完成了《南洋乡水仙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与《有机茶开发规划》,为做强、做大漳平水仙茶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低产改造让漳平水仙重现生机

李希伟在调查中发现,全乡2万余亩的水仙茶园中,有9000亩栽培年限超过15年,约有6000亩栽培年限超过20年。长时间的生产,使茶园生态失调,基础质量差,加上长期粗放管理,大部分旧茶园已处于土薄根露,肥缺树衰,树冠零乱的衰颓状况。水仙茶园单产仅为40公斤,远远低于全省亩产60公斤的水平,鲜叶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水仙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提升。

看到此情形,李希伟决定在南洋乡实施漳平水仙茶低产茶园综合改造试点。2007年4至5月间,他试行在北寮、梧溪、南洋等村,建立了低改示范园200亩,采取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割三种不同方式进行改造实验。试验茶园通过树改、施肥后,树势健壮,叶片变大增厚,制出的茶叶香气高,醇厚耐冲泡。改造后的茶园比之前增产69公斤/亩,亩增加产值可达6000元。

尝到低产茶园综合改造后的甜头,李希伟继续发动南洋乡的茶农全面进行低产茶园综合改造,仅此项便为茶农增加了5400万元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明显。

  • 责任编辑:王秀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