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政协频道> 政协要闻 > 正文

福建省政协共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述

www.fjsen.com 2011-01-10 12:2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10日讯(本网记者 李珂)刚刚过去的2010年,福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答卷。这一年,省政协坚持把促进发展新跨越作为履职的第一要务,团结凝聚一切积极力量,民主广集社会各界智慧,积极建实言、献良策,以一个个跃动的时代音符,演绎一页页动人华章,回答了时代给出的考题,也见证了省政协在服务我省跨越发展广阔舞台的精彩一幕。

群策群力共促发展方式转变

2010年,省政协将履职重点紧紧锁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发展难题献计出力,形成一道道独特的履职风景。

去年,一条喜讯传出:省政协完成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外贸出口平稳发展视察情况报告》经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批示后,被省政府办公厅以文件形式全文转发,要求全省各设区市政府、省直有关单位认真研究,按照工作任务分解表抓紧落实,并向省政协反馈落实情况。

民建界委员林强获悉这一喜讯后,感慨地说:“视察前备足功课,省政协副主席率队走访职能部门。借助外部力量,一起设计方案、参与调研、商讨对策建议,保证了视察的针对性、有效性。当有分量的视察报告摆在案前,政府也不会只作一般性处理。”

福建是海洋大省,但是,近年来,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出现了局部污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等问题。如何使我省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去年省两会上,5份提案呼吁建设清洁的“蓝色家园”,省政协把“加强我省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课题列为去年重要视察课题之一。

行走长真知。去年6月,由两位省政协副主席带队,深入沿海实地视察泉州湾洛阳江河口红树林等11个点,看海洋、看陆域、看岸上的临港工业污水处理和深海排放工程,也看海漂垃圾整治,一路展开热烈研讨。

内容翔实、观点鲜明、凝聚多方共识的视察报告新鲜出炉后,孙春兰书记、黄小晶省长和分管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责成有关部门深入研究报告提出的建议。随后,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环境保护厅等起草了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近岸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并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通过。

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说:“海洋环境保护管理需政府多部门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政协组织的视察让大家开阔了视野,统一了认识,建言也更有的放矢。”他说,《实施意见》出台后,省海洋与环保部门已启动协调联动工作,签订了海陆一体化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协议书,此举走在全国前列。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去年省政协全会上,省政协就敏锐地把目光投向国家政策导向和外部环境变化上,举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专题协商座谈会,委员们与省领导和省直10多个相关部门面对面,就如何解决当前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推动了《关于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实施。

“我的建议政府非常重视,有的建议已着手实施了,还列入‘十二五’规划。”《发展低碳经济助推海西结构调整》的提案人李子林说,“目前,石化、冶金、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今后将面临更突出的结构调整压力。”去年省两会上,李子林提出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我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和紧迫任务,把低碳经济理念纳入到海西“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建议。省政协高度重视,把他的提案列为重点提案,由一位副省长和一位省政协副主席督办。

调研组经深入三明、泉州调研,实地考察三钢等多家企业,形成调研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后,受到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这只是重点提案督办的一个例子。去年,省政协选取一系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大课题的提案,由省政协领导分工会同省委、省政府领导联合督办,深入开展专项调研视察,积极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版权产业等出谋划策。通过提案及调研报告、信息专报件等,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直接为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数字证实此言不虚。2010年,涉及经济建设的提案637件,占提案总数54%。省领导对《重要提案摘报》和重点提案调研报告作出74件次批示。省政协向全国政协办公厅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报送《政协信息》专报件1400多件,反映社情民意,涉及经济建设的占2/3,信息专报件被省领导批示400多件次,有关部门书面反馈70多件次;全国政协办公厅采用60多件次,国家领导作出重要批示8件次。

  • 责任编辑:王秀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