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闽台农业合作方兴未艾 台湾农民创业园生机盎然

www.fjsen.com 2011-01-31 18:1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三、先行先试抢占发展先机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福建立足独特优势,在各合作领域,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先行试验,以先行先试抢占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先机,使福建对台农业交流合作的领域、规模、政策、措施和成效都处在全国先行地位,在大陆乃至台湾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对于促进两岸农业的共同发展,密切两岸关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全国率先启动两岸农业合作。福建沿海地区作为全国台胞的重要祖籍地,上世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部分台胞通过民间渠道,在农业领域进行试探性投资。1981年台胞张先生投资创办了福建省第一家台资企业——漳州诏正水产有限公司,开启两岸农业合作序幕。其后,闽台农业合作历经试探起步、兴起发展、延伸拓展和全面提升阶段,台湾同胞来闽投资从初级农产品小规模生产经营发展到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休闲业等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

——率先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福建福州与漳州以引进资金、良种、管理、技术合作为重点,吸引台商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投资发展,取得良好经济效益。1997年7月,经国台办、外经贸部、农业部批准在福州、漳州设立了全国首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我省按照先行探索、大胆试验的要求,大力推进闽台农业合作,使之形成领域更广、层次更高、双向交流合作的良好格局。2005年实验区扩大到全省范围,设立了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为进一步扩大两岸农业全面合作提供了更大平台,使闽台农业进入了新阶段。

——率先开展两岸农业技术合作。1997年,由中国农业交流协会、台湾农村发展基金会和福建闽台经济文化交往促进会农业分会共同推动的福建省永春芦柑、漳州香蕉生产栽培技术综合改进项目正式实施。这是两岸首次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主要对芦柑和香蕉传统栽培和生产技术实施改造和改进。经过两岸农业专家和项目执行单位历时三年的精心组织与实施,项目实施效果超出预期,极大的提高优质果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我省还推动了台湾草虾育苗技术、鲍鱼工厂化养成技术、白背毛木耳栽培技术、麻竹高产栽培技术、果蔬产期调节技术、食品流态单体速冻和低温真空脱水加工技术等诸多台湾农业技术的引进、合作和推广。

——率先举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大型展会。199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首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旨在“以花为媒,共谋发展”,展会取得良好成效,也开创两岸农业交流的先河。之后每年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2009年,在花博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升为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从2005年起,成功举办了六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从2007年起,成功举办了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三大”涉农展会为福建特色优势产业与台湾产业对接与交流提供了宽广的合作平台。

——率先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2005年设立了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在试验区的总体规划中,福建省提出了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总体构想。2005年我省在漳浦率先开展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试点,得到了农业部、国台办的认可,2006年4月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首家设立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2008年2月,农业部、国台办又批准设立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2009年5月,批准设立莆田仙游、三明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同时,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做法在全国重点区域推广,目前全国已有25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率先建设台湾农产品集散基地。自2005年以来,福建充分发挥闽台农业合作的独特优势和先行基础,进一步完善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支撑体系。重点建设福州、厦门、泉州农产品物流枢纽中心,构建海峡两岸(福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体系,着重打造了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海峡(福建漳州)花卉集散中心、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等一批贸易集散基地。目前,厦门成为全国最大的台湾水果进口集散地;南安石井成为大陆唯一的台湾槟榔物流中心,以及大陆最大的进口台湾鳖卵的登陆口岸;东山县建成海峡两岸最大规模的水产品商业物流冷库群。农产品集散基地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农产品专业物流集散基地,使成福建成为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各地的物流集散中心和中转地。

  • 责任编辑:陈晖  陈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