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房租普涨 网友认为群租不应一禁了之

www.fjsen.com 2011-02-21 16:3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认识恩师 中西合璧

陈世善作品之所以能特色鲜明,正在于他对传统泥塑进行了新的改造。在继承了中国传统民间泥塑的精髓下,陈世善大胆取用了西洋雕塑的优秀技艺,中西合璧,为传统泥塑注入了新鲜血液。而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他和恩师——著名雕塑家周荷生老师的结识。

1963年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陈世善在参考了相关资料后,塑就了一尊高1米多的雷锋像。当时一位记者把它拍成照片,发到《福建日报》上,陈世善一下子出了名。周荷生老师对此作欣赏有加,特意到他家里参观了陈世善的其他作品,并给予具体指导,鼓励他学习一下西洋雕塑。好学的陈世善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不久就拜周荷生为师。经过多年的潜心学习和研究,他把西洋雕塑中人体解剖的透视原理巧妙地融入到中国传统的塑像当中,改变了传统雕塑平面性及人体比例失调的缺点,使得人物的面容和肌理体格真正生动起来,作品自然丰满、传神。这类人物塑像中最为人称赞的便是作品“千顶风天有一千张脸”,目前展于福州市博物馆。

桃李满园 传承技艺

在采访过程中,陈世善老先生一直反复感念当初民间艺人和恩师对自己的提携,同时他认为泥塑这项艺术不是自己个人的专有,希望更多的民众认识泥塑的魅力,把这项技艺代代相传。所以只要条件适合,他都尽量满足年轻艺人学艺的愿望,陆续收了10多个徒弟,这其中最出名的是刘平。

刘平是天津市民间雕塑家“泥人张”的徒弟之一。2000年“五一”期间,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和文化部对外展示中心举办中国民间艺术大师作品展,在此期间,刘平遇到了陈世善,陈世善和刘平交流了作品的看法。由于折服于陈师傅的学问和技艺,2002年秋天,刘平特意南下,郑重拜师学艺。其他弟子如蔡承玉父子、林存忠、阮学斌等,也都有着各自的事业。陈老先生还把自己的这身好手艺传给了女儿陈少碧。

陈世善说,人的一生是短暂无常,他要用“死”字鞭策自己珍惜时光,努力工作,在艺术追求上要不放松不懈怠,豁达大度,笑对人生。

请登录东南网首页或东南宽频(http://tv.fjsen.com)观看视频。

(东南网记者 黄坚 实习生 韩雅琪/文 实习生 曹晏凤/图)

  • 责任编辑:刘宝琴  刘宝琴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