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代表工作 > 正文

连城:一条人大代表建议解决6.2万人出行“忧患”

www.fjsen.com 2011-04-02 16:09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我家已接到关于拆迁的预通知了,县政府要改建困扰我们多年的‘出行路’,虽然我家被列为拆迁对象,但想到能解决大家的‘忧患’,给村民出行带来平安,我支持并积极配合县政府的改建工程”2011年4月1日,连城县隔川乡村民陈某在谈到县政府要改建自家门口道路时说到。

埋藏在老百姓心中的“忧患”,就是原省道204线连城县检察院至隔川乡连接新204省道4.7公里路段。该路段于上世纪90年代末按交通部部颁三级公路标准建成。由于原建设标准较低、设计落后,导致该路段路基路面偏窄、不规则弯道较多、安保工程不够完善。而这条路仍然是连城县隔川、罗坊、北团、四堡等四个乡镇6.2万名群众进城的主要通道。随着近年来车流量的大增,该路段交通事故逐年增多,已经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老百姓要求改建该路段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群众的“呼声”化成了代表的“行动”。2010年3月,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吴祖全等47名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要求县政府加快实施原省道204线县检察院至隔川连接新204省道4.7公里路段改造的建议》。

该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将该建议列为2010年74件代表建议中的重点督办件,在及时转交给县人民政府办理的同时,由县人大常委会领导亲自组织督办。

然而县政府在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时,却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无政策支撑保障。由于该县于2004年在龙岩市率先启动过境省道改建工程,并于2009年底全面完成改造任务,标志着今后省政府将不再对连城县安排省道建设计划。二是房屋拆迁量大。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该路段两边民房未按规定建在公路控制线范围外,在原线路上拓宽改建将涉及大量的房屋拆迁,导致建设成本高,工作难度大。

“该建议虽然暂时无法解决,但要主动与提建议的人大代表和问题涉及乡镇沟通,解释建议所提问题无法实施解决的原因,取得代表们的理解。”2010年8月,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百坤在组织代表深入县交通局视察重点建议办理情况时说到。

2010年5月,县交通、公路等部门增加该路段弯道视距平台,增设安全交通警示标识,加强日常管理养护工作,努力提高道路出行安全系数。同时,县交通局领导班子成员还于2010年6月深入该路段牵涉的四个乡镇,主动与当地党委、人大、政府以及人大代表沟通,解释原因,提出今后解决的办法和步骤。

“可以考虑将该路段的改建工程纳入2011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编制我县‘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时,将这一工程努力策划成综合运输枢纽公路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盘子”……2010年11月,连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在听取该建议承办单位县交通局情况汇报后,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共商该建议办理良策,变简单的“转办交办”为主动的“协调督办”。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持续跟踪督办和各方面的努力下,建议办理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11年2月,在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该路段改建工程已纳入该县“十二五”规划盘子,并列入《县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2011年3月3日,连城县人民政府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县检察院至隔川乡公路改建工程。会议由县长主持,县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城乡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环保局、交通局、公路局、莲峰镇、隔川乡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与会人员纷纷表态、勇担责任,彰显了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决心与力度。会议纪要通过了关于按交通部部颁二级公路标准改建县检察院至隔川乡公路的决定。会议要求县直各有关部门和沿线乡镇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快做好改建工程各项工作,确保2011年6月底动工建设,年底建成通车。

伴随着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紧锣密鼓的行动步伐,“改建6.2万人的出行路”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正顺利推进实施。“我们将持续关注县政府改建工程的进展情况,直到竣工通车,”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百坤展望今后的工作时说到。

  • 责任编辑:王秀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