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6·18”:三位院士的“6·18”情结
www.fjsen.com 2011-06-23 09:36 李珂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卢耀如: 打响院省合作“第一炮” “我们院士到福建来,除了带项目,也很愿意为海西更好更快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献计出力。而‘6·18’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平台。”闽籍院士卢耀如对回家乡参加“6·18”感到很高兴。 卢耀如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虽已年近八旬却多次参加“6·18”。他说,近年来,“6·18”的内涵更加深化,开展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扣紧转变方式主线的院士献计献策活动,为院士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机会。 “去年,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新到任没多久,第一次出差就选择来福建参加第八届‘6·18’,在回去的飞机上,我向周院长介绍了相关课题,他很重视。”经过攻关,以卢耀如为课题项目组组长的《海西经济区(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被列入2011年中国工程院16个重大咨询项目之一。 今年6月18日,省政府和中国工程院签订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工程院将在‘6·18’和‘院士专家海西行’等活动基础上,为福建省提供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咨询,而我们这一课题是‘第一炮’。”卢耀如院士说,“借‘6·18’平台,我在有生之年为建设美好的家乡出余力的愿望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王乃彦: 本月签约下月做实 “我这是第七次参加‘6·18’了。‘6·18’有创意、有新意,规模一届比一次大,层次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深刻,名声越来越响亮。这个平台也吸引了我参与到加快福建发展的进程中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王乃彦对记者说。这些年,王乃彦一直为福建核电项目建设鼓与呼,推动了宁德、福清核电站的建设。 本届“6·18”会上,王乃彦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北美环保集团分别签订了“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平台构建及人才联合培养”和“核辐照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应用” 项目,还达成6个项目的合作意向。 王乃彦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福建省在北京举行的慰问在京院士专家座谈会上,他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前景,福建省领导当场指示省经贸委等部门与他对接。随后,他和省经贸委有关人员进行了紧密的交流沟通。“6·18”前夕,他送来了一大本可以为福建开展核技术的建议书。 王乃彦院士说,此次签约内容,包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成立海峡西岸非动力核能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建立福建首个强流电子加速器辐照实验室,开展农作物、林木、花卉改良育种和农产品保鲜加工等的民用核能技术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下个月,我还将带代表到福建,把协议具体化、做实。”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3]第九届"6·18"泉州签约项目数投资总额居全省第一
- [ 06-23]第九届“6·18”22日闭幕 共有5188项目成功对接
- [ 06-23]"6·18"闭幕5188项目成功对接 平潭18条政策支持台胞创业
- [ 06-23]第九届“6·18”22日闭幕 共有5188项目成功对接
- [ 06-22]黄琪玉会见参加第九届“6·18”来明考察院士
- [ 06-22]“6·18”平和蜜柚产品受广大客商和市民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