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事:网友热议“挂科门” 过科费拷问师德
www.fjsen.com 2011-07-11 13:2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香港大学今年在内地共录取17个省、市级高考状元,北京四个高考状元全被港校包揽,引网友热议—— 状元之争,港校成鲶鱼? 东南网7月11日讯(本网记者 李艳)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强调各地不得炒作“高考状元”,但是类似于“高考状元”这样的字眼,并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北京高考状元之争:北大0∶4完败香港高校》,高分学子的去向成了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身在厦门的专栏作家连岳近日在微博感叹,“有年高考完,和一位孩子吃饭,她的成绩可以在北大和港大之间挑,结果挑了北大,听完之后,心里一声叹息:在厦门,挑港大离家都近呢。”遭到网友“你考得上北大吗”的反击。随后连岳再发微博表示“‘连岳认为在北大与港大间应选港大’,如果你认为有参考价值,就参考一下,如果你认为狗屁不是,它就狗屁不是。” 看奖学金还是看教育? 据媒体报道,港大今年将为30名内地优秀学生提供每年16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另外为60人提供全部学费或一半学费两个级别的半奖。因此,网友普遍认为,奖学金是吸引学子的重要原因。也有人不认同。网友“benny288”表示,光从金钱上看,选择内地高校并不见得所得就少。每年地方政府甚至企业重奖状元的报道都屡见不鲜,如果选择清华北大,有些地方更是会视为一种政绩加以嘉奖。因此,金钱并不是重要因素。网友“绿橄榄”则认为,用奖学金吸引学子无所谓什么利益诱惑。这是国际高校通行的方式,也是对学子的肯定,更是一种促进教育公平的做法。网友贾志勇发表评论说,大陆高校“负债经营”,没有对拔尖人才的优惠、优待的实力,学子选择港大也不奇怪。 相对于媒体的纷纷扰扰,高考状元们倒显得十分淡定。北京文科女状元梁倩坦言对奖学金并不在乎,就是“想尝试不一样的教育体制”;上海高考新科“状元”余乐平也表示,他更重视“香港大学和欧美的衔接平台”。网友“信风”分析,香港高校更具吸引力的是港大的办学制度与欧美教育接轨,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留学欧美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内地的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至今也没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反观偏安一隅的港大,就已经培养出高锟、崔琦两位诺奖得主,自然有它的道理。 网友“老夫子”则认为,内地教育也不用妄自菲薄。早在2005年,内地就有11名高考状元申请入读香港大学,但都被港大一一拒绝,理由是:港大不会录取“书呆子”。而今天越来越多的学子能够通过香港大学的面试,说明这两年的素质教育还是有一定成果的。香港大学和清华北大都是中国的学校,学子在哪里上学都一样,应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 港校会触动内地教育? 香港的高校校长在各种场合多次表示,并没有把清华北大视为竞争对手,“我们不是来抢生源,而是招适合港大的学生。”在香港和大陆的报道比较中也可见两地媒体态度的不同。在追踪今年北京理科头名梁思齐的去向时,港科大多次均未回应。即便在8日公开披露的近900字的新闻稿也只字未提及“高考状元”的字眼。反观大陆媒体,已经炒得沸反盈天。 今年港大共收到了10362份内地学生的入学申请,升幅高达14.8%,是近年来增幅最快的年份。与此同时,内地呼吁高校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引起热议的香港高校招生,背后的隐忧不言而喻。网友希望学子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更希望此举能成为促进大陆高校改革的鲇鱼。网友“考拉”认为,所谓的“抢”生源说到底,大抵也只在北大、清华等几所高校间进行,其他高校的生源并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对国内大学的触动近乎为零。网友毛建国表示,港校再风光,内地高校也没有压力,因此,寄希望“香港高校成为内地教育‘鲶鱼’”并不现实。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