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长汀:秃岭披新绿 山肥水更丰

www.fjsen.com 2011-08-16 09:57  黄如飞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992年,南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88元。1993年,在中国十大扶贫状元、在外乡亲刘维灿的扶持下,村里设立了凌志扶贫协会,不计利息将肥料、果苗和钱借给村民,鼓励大家上山种果和发展养猪业。村党员干部则带头每人开发5亩荒山。到1995年,全村有70多户开荒种果,面积少的一两亩,多则二三十亩,全村开荒503亩,有几户村民当年收入超万元。

投入有了回报,更多村民加入开荒种果行列,发展种养的农户则扩大规模,从1997年起大规模种植银杏,并将猪场搬到山上,全面推行“猪-沼-果”生态模式,猪粪在沼气池发酵后,沼液通过滴灌技术用于浇灌果树,沼气代替柴火用于做饭照明,既环保又节能。目前,南坑村已开发5000多亩荒山种果种树,其中银杏2000多亩,17户在果园建养猪场并推行“猪-沼-果”生态模式。

山地绿化,清泉涌出。山下,100多亩稻田、250多亩鱼塘、100多亩菜地等旱涝保收;山上,经济林木硕果累累。村民收入逐年增长,去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66元。大家说,是生态经济给他们带来了福音。

治理水土流失,长汀首先从解决群众的生活入手。实行封山育林、禁烧柴草,烧煤由政府出资补贴,建沼气池给予补助,引导农民以煤、电、沼代柴,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燃料问题,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烧柴对植被的破坏。2000年以来,全县用于节能改燃补助达2000多万元。

发展“草牧沼果”循环种养生态农业。“草牧沼果”循环种养是以草为基础,沼气为纽带,果、牧为主体,形成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与土壤三者链接的良性物质循环和优化的能量利用系统,从而达到治理水土流失,抑制农户砍柴割草,增加农户收入的目的。长汀通过统一规划、硬化道路、种猪供应等优惠政策,引导群众在水土流失区山上发展“草牧沼果”循环种养,扶持种猪龙头企业6家,专业大户200多户。

同时,当地党委、政府着力创新科技实验示范机制,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科技平台。2000年项目一开始,他们就邀请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省水保试验站等几路科研大军到长汀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研究,在此基础上,成立长汀县水土保持博士生工作站,筑巢引凤,营造“科技盆地”,吸引博士生到长汀实验示范。通过这一载体,整合产、学、研资源,为系统、全面、深度开展技术研究提供研究条件、实践平台和应用基地。目前,已有来自中科院南土所、华南农大、福建农林大、福建师大等10名博士生、20多名硕士生在长汀开展研究。

水土保持工作,长汀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通过创新理念、技术、机制、管理,探索出了一条适宜的新路子:“反弹琵琶”治理理念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创新技术提高了治理效益;科技协作机制提高了治理的科技含量;资金补助机制调动了群众广泛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创新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管理卡,实行项目管理终身制,保证了治理的质量。

“水土不会流失了,山也不会光秃秃了,现在都是绿油油的果园,大家日子也红红火火了。”三洲乡村民黄金养最高兴的是,家里有个称心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还放养着不少家禽。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家禽养殖,而家禽的粪便不仅提升了土地肥力,促进了花草树木成长,还能发酵成沼气用来烧水做饭,小小院落形成了一个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黄金养家这种生态农家小院正是长汀目前推行的生态治理模式,它把新农村建设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结合起来。黄金养说,这几年,他家种的100多亩茶叶和500多亩杨梅都在水土流失区,长汀县水保局补助了20多万元,为此,每年家庭收入增加了几十万元。据悉,目前,三洲乡杨梅种植户已有五六十家,杨梅种植面积达1.3万亩,今年产值约有3000万元。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