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旺 福建旺
www.fjsen.com 2011-08-22 09:11 吴宏雄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城港联动、城业联动 ——吹响发展城市群号角 发展海西城市群,不仅需要扩展城市发展空间,更需要坚实的产业支撑。 如今,我省沿海城市无不举起“港湾城市”的大旗,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日益由传统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带动,转向城市和港湾互动的“双重”带动。 福州将从闽江时代跨向乌龙江时代,继而向沿海大发展: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强化港城互动,加快工业向南北“两翼”临港工业区集聚,让龙头在集中区“昂首”,链条在集中区“生长”。目前,东南电化、耀隆化工、青岛啤酒等一批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城区三环以内工业企业可望在3年内完成搬迁。随着壮大城市服务业、打造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和长乐、连江、永泰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以及一批旅游综合体建设已初见成效。 厦门着力发展围绕杏林湾、马銮湾和东屿湾为主的环西海域发展区之“一环”,发展围绕同安湾、东坑湾为主环的东海域和同安湾发展区的另“一环”。翔安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安尽快形成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基地,集美结合高铁场站的建设形成厦门都市区的次中心。 泉州强化环湾区域的核心地位,引导城市和现代产业、高端项目、优质资源向环湾集聚。 发展城市群,做旺城市,山区也快步跟进: 龙岩,建设新罗、漳平、永定、上杭、长汀等产业集中区,引导产业集中发展,形成以环保产业、机械、机电、建材、冶金等产业为主的产业集中区; 三明,建设梅列、三元、永安、沙县等产业集中区,引导产业集中发展,建设海峡西岸重要的绿色农林业产业基地,形成以生物医药、机械、冶金、建材等产业为主的产业集中区; 南平,建设延平、闽北、邵武、浦城等产业集中区,引导产业集中发展,形成以生物医药、造纸、机电、光电、有色金属、纺织等产业为主的产业集中区。 发展海西城市群,必须优化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定位,引导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互补,塑造城市网络结构和构建层级清晰的城镇体系。 沿此思路,沿海正在大力构建一批新型城市和卫星城。一批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率先发展成为区域次中心城市。 晋江就是典范。长期以来,晋江给人留下了“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尴尬印象,城市建设管理的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2010年以来,晋江启动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重新编订城市规划,拟投入1010亿元,安排项目197个,把晋江打造成为一个滨海园林城市,其中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36亿元。如今行走晋江,只见高楼林立、绿地成片,一座现代化新城即将呈现。 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我省正在全力推进42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要求,通过政府推动、体制创新、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格局,既发挥小城镇在扩大就业、拉动内需中的重要作用,又承接城市群的发展辐射带动作用。 小城也有大计。安溪县龙门镇敢于“腾笼换鸟”,去年开始依法关闭了矿山开采、石材加工及实心砖生产企业400多家,今年初实现石材开采加工全行业退出。重金聘请国际知名设计公司进行高起点、高标准总体规划编制,定位于打造“闽南旅游宜居公园城市和山海合作的枢纽城市”,目前大项目纷纷落地,备受关注的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两岸金融研究中心等正在紧张施工,不久后将崛起华东地区最大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和两岸金融人才培训基地、金融会议基地。 城市群,正进一步优化区域结构调整,提高资源承载能力,带动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城旺、业兴、港兴。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0]投洽会15周年述评之一:特区的“九八时间”
- [ 08-17]楼市限购本周迎扩编 五大标准将圈定30余城市
- [ 08-11]泉州中心市区将建“田”形交通骨架 构筑环湾快时代
- [ 08-04]福州创建文明城市纪实:让文明常驻我“家”
- [ 07-29]福清首个城市综合体明年5月开业 国际品牌将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