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当好农村金融主力军 奏响服务“三农”最强音

www.fjsen.com 2011-08-30 11:2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打造学习型组织

把人才引导到干事创业中去

“人才是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建设现代金融企业,就必须加强人才学习力建设,这样,才能让农信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鄢一忠指出,省农信联社成立后,加大投入,抓好培训,优化队伍,提升素质。

省农信联社高度重视、着力推进学习型机构建设,将教育培训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立了全员学习日制度,先后举办高管培训班,组织地区联社进行学习交流,编撰员工应知应会知识读本。推动全员参加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不断提升员工素质。要求50岁以下男员工、45岁以下女员工必须通过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以考促学。至去年末已有71%必考高管人员和61.19%的必考员工通过省联社规定考试。

今年以来,一场大规模的针对营业网点负责人的培训在福州展开,省联社分十批统一组织对基层1800多个网点负责人和中层干部进行每期8天的培训,大力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基层负责人素质,带动一线员工队伍素质的提升。8月开始,四期针对一线新员工的培训也紧锣密鼓地开展。

同时,省农信联社公开招聘部分县市主要高级管理人员推荐人选,公开竞聘联社机关处长助理等管理人员,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去年成功举行长泰、云霄联社主任和省联社3个中层管理岗位公开竞聘,今年再次通过公开竞聘选拔武夷山、漳平、建阳联社主任和省联社4个中层管理岗位。此外,每年都公开、公平、公正地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优化了员工队伍结构。近日还出台了薪酬管理指导意见,强化增收靠增效、收入凭贡献的薪酬分配观念,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农信社改革越深入,机制转换的要求就愈加迫切。深化改革,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要建立健全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惩罚分明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优胜劣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工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任用与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构建起与金融竞争要求相适应的经营机制。” 鄢一忠深有体会地说。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全面推行绩效考核,通过强化对规模、质量、效益、安全指标的考核,建立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机制。每年评出经营管理十强、业务增长十佳。同时,制定完善160多项规章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成立稽查大队,加强稽核审计工作。针对高风险联社,出台奖罚并重政策,强化督导,扶持高风险社化解风险。建立高管人员风险保证金和员工操守基金制度,有效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要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到推进发展上、把功夫下到履职尽责狠抓工作落实上”, 鄢一忠指出,“同时做到激励和约束相结合,在制度安排上及时跟进,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依靠制度来治理庸懒散。”

近两年来,省联社党委先后对41位表现出色的高管人员给予提拔任用。同时,对10名违规违纪以及不作为、不称职的高管人员给予撤免职处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自去年初省委批复全省农信社系统党组织垂直管理以来,省联社党委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建立健全了党的基层组织,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加强。同时结合中组部、中宣部和省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开展“争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示范行社”活动,进一步梳理、规范、拓展、创新、提升,努力实现“金融品种全、覆盖范围广、服务质量优、业务发展好、管理水平高”的目标,全面提升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数据显示,在党委垂管的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各项业务实现大发展,存款增长48.63%、贷款增长43.74%,资本充足率上升7.9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占比下降2.96个百分点,利润增幅达到104%。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鄢一忠接受采访时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省农村信用社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紧紧围绕落实《海西规划》,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动作为,进一步奏响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为推动福建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