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走基层 俯身“接地气”
www.fjsen.com 2011-09-06 09:42 严顺龙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身入更要心入 普通大众成主角 8月的八闽大地,到处活跃着记者身影。他们爬上山巅、来到海岛、走入社区、重点建设工地、田间地头等,去感受生活,发现新闻。一路走来一路歌,一头汗两腿泥,俯下身弯下腰全心投入,让群众、基层工作者成为新闻主演、版面主角。读者称赞:“这样的新闻报道,才真实动人。” 为体验海拔1653.5米的气象站生活,福建日报记者部阮锡桂一行决定夜探德化九仙山。这里是我省有人居住的最高点,其气象站是我省唯一的高山气象站。8月18日晚,记者在气象站里采访时,屋外突然电闪雷鸣,一时间,狂风夹着暴雨冲击着建在山顶巨石上的气象站。这晚,记者一夜未眠,与气象站工作人员坚守到日出时分。 一直以来,福建日报记者站记者都扎根在基层。为报道一名坚守海岛15年的医生,宁德记者站黄少鹤一行搭汽车换渡轮,踏上福鼎市嵛山岛,跟随李如喜在海岛上转了一整天。15年来,这里的居民走了一拨又一拨,李如喜却坚持下了:“我的根在嵛山岛,这里的父老乡亲需要我。” “福州寿山乡的石牌村很偏僻,只有一条窄小的山路,青壮年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孩子留守,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海峡都市报时政部记者薛辉走进乡村发现,刚大学毕业的李海燕不仅在这里留下了,还尽力为村里做些事情:制作“留守儿童手册”,把闽剧表演团带到村里,利用村里唯一电脑开网店销售当地盛产的菊花。 “她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每月工资只有1000元左右。没走到基层去,怎么能知道现在还有这样甘于平淡,乐于奉献的年轻人呢?”对这名“85后”的女大学生村官,薛辉印象深刻。 中午12点多,在福州鼓屏路地铁站施工的工人们忙碌了一上午,有的就在路边阴凉处躺下午休一会儿,有的仍在工作。“城市发展的背后是这些人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为了这组图片,海峡都市报摄影记者王浩志连续三四天,每天中午都顶着烈日在工地上采访拍摄,同样热得汗流浃背。 8月19日,当图片专题《烤验》呈现在版面上时,很多读者都被深深打动。一名读者打来电话:“媒体能用平视的角度看普通人的生活,用平实的文字描写基层的人和事,这不仅仅是新闻观念的转变,也是媒体真正服务读者的表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5]在南安市水阁等村庄感受山坳里的“草根”信息化
- [ 09-05]“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夫妻警备室”
- [ 09-05]经历了风雨 见到了彩虹
- [ 09-04]纺织业成为尤溪第一大工业产业
- [ 09-04]“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民创业的和洋故事
- [ 09-04]好日子跟城里人一样了
- [ 09-03]“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花农成了“白领”
- [ 09-03]安溪县龙涓乡举源村:村主任的“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