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耕海牧渔,福建渔业加速转型

www.fjsen.com 2011-09-19 09:44  吴洪 林侃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变:高新低碳捞“金”网“银”

福建福铭食品有限公司副总杨新带来的鱼胶原蛋白粉渔博会上受热捧。“去年,你们来采访时,我们只有中试产品,今年开始批量生产。没想到,刚到展会两天就被预订了10吨。”杨新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福铭食品每日产鱼鳞、鱼皮等下脚料30多吨。过去,这些下脚料被贱价卖掉,既不环保又浪费资源。如今,下脚料成了“大商机”,从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已被广泛运用于医学、保健、美容、食品等领域。“明年,我们计划批量生产鱼胶原蛋白粉300-500吨,预计产值可达4亿元。”杨新说。

低碳经济时代,如何提高能源效率、节能减排是我省渔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渔博会上,记者欣喜地发现,许多生态养殖、变废为宝的技术涌现出来。

由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上海海洋大学合作的室内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技术,缩短了养殖周期,实现了节水、省地、无污染的目标;由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多家单位联合研制的生态低碳池塘,实现了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节能率达35%以上,并在全省推广应用超千亩;百洋公司首创碳汇渔业养殖模式,在连江建立我国首个碳汇渔业基地,率先尝试养殖沉箱技术,实现水产养殖规模化、自动化……

渔博会上,专家学者带来不少最前沿的渔业科技:空间信息技术在海洋渔业中如何应用?异育银鲫“中科3号”怎么培育和推广?17日,一场有关我国渔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专题讲座吸引了不少省内渔业企业负责人。台上精彩演讲、台下认真观摩,高新科技与成果转化在此汇聚。

海洋渔业作为五大主导海洋产业之一,其科技运用创新对壮大蓝色经济起着重要作用。据了解,截至去年底,科技进步对我省海洋经济贡献率达59%,比2005年增加6个百分点。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必将为我省渔业带来更多的真金白银。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