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弘扬客家民乐 丰富社区文化

www.fjsen.com 2011-10-26 10:14  陈丹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沈俊组织的客家民乐团正在表演。

东南网-福建日报10月26日报道(记者 陈丹 通讯员 罗展阳 文/图)

在连城县实验小学旁“艺海”音乐培训中心门口,每逢周四、周日晚上,一群民间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客家民俗乐团在这里吹拉弹唱,常常吸引来上百群众加入,一起吟唱。

记者:沈老师,作为这个客家民俗乐团的组织者,您能谈谈为什么会萌发创办乐团的想法吗?

沈俊:我出生于连城北团镇山龙村。小时候,家乡的十番音乐非常盛行,那时,村里农民十番乐队训练,我常跑去聆听,很着迷,有时还大胆地试着吹唢呐、拉二胡。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在客家民乐技艺方面又有了很大提升。

从教后,我发现流行音乐充斥街头巷尾,年轻人对十番等连城客家民间音乐逐渐淡忘,爱好者寥寥无几,学习者更是少之又少。眼看客家民乐不被重视,我很焦急,决定要尽己所能,传承并弘扬客家民乐,于是,就组织了一些和我有共同兴趣的客家民乐爱好者,组成一个客家民俗乐团。

记者:在乐团的发展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沈俊:刚开始,没有现成的客家民乐乐谱,让我们很头疼。教学之余,我经常走访客家民间音乐家、爱好者,这些年,通过努力,我们乐团收集、整理了新老客家十番乐曲、山歌等50余首。

最初,我们没有固定场地,只好轮流到每个成员家中聚会。乐器搬来倒去,很不方便,而且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2005年,我东挪西凑出10余万元,租店面创办了“艺海”音乐培训中心,既面向社会招收、培养民乐苗子,又为乐团的定期聚会训练、娱乐提供了固定场所。

记者:乐团发展至今,您觉得最大的意义和收获是什么?

沈俊:我们这个客家民俗乐团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的6人发展到20余人。聚会也多了,每周四、周日晚两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会演”从未间断,唱红歌、演奏连城客家乐曲等,吸引许多群众前来欣赏、学习。我们还经常到社区、冠豸山、石门湖景区义务演奏,这些年共演出百余场次。

我们主动到四堡、北团、隔川、塘前等乡镇,为当地乡村民间乐队提供指导,互相交流,帮助它们培养了一批后备人才,促进了客家民乐的传承弘扬。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我希望我们的行动和努力,能有助于客家民乐的传承发展,并为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贡献。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