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无大学生”门槛:雷人还是榜样?
www.fjsen.com 2011-11-03 11:51 林晨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3日报道 本网记者 林晨 10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该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其中圆梦计划关于考生资格的表述,“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引发网友热议。有不少网友表示赞同,认为该规定是在保护“寒门学子”,开辟特别通道支持“寒门学子”上名校,奋发图强。也有一部分网友对这一规定表示不理解,指责其重回讲出身年代,对学子不公平。 支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网友朱四倍认为,“三代无大学生”看似雷人,实是给社会上课。他列举正义论大师罗尔斯的观点“一个社会所应该具有的伦理选择必须要考虑社会中最不幸的人他们的社会机会”,认为“三代无大学生”的做法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他说,从一定程度上讲,“三代无大学生”就是一种纠偏,是对教育平等权实现的一次可贵努力,“给‘三代无大学生’者机会给我们树立了榜样。”郑州大学招生负责人表示,对于人民大学此次公布的政策,要两面看,“出台一些对‘弱势群体’有利的措施,借此提高这部分人群的录取率,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少网友回帖对人民大学的做法表示认同:实行这种做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保护“寒门学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权利。 反对:有点雷人,政策有失公平 除了“力挺派”,有些网友觉得这项规定有点莫名其妙,甚至有网友称其“雷人”。 网友“刘鹏”说:“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三代内无大学生’的怪异标准,让人有点看不懂。如果这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公平,那么,这种公平也未免太让人悲催了!” 网友“港港在线”则对那些“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但家里三代内有大学生”的学子打抱不平,他说:“此规一出,是不是对一些家里三代内有大学生的优秀学子有失公平,在同等条件下,理应得到一样的机会,一样的条件。”还有网友认为这种做法是“查三代”,回到讲出身的年代,对相当部分的学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建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不少网友发表看法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担忧。一些网友认为,这种政策,对于学子而言,幸运的毕竟只是少数,激励的作用恐怕要大于实际的效果。还有人担心,又被权力之手利用。 深圳网友“yanxiaolin8”发帖猜测,“三代无大学生”再加上成绩前10%,二者同时具备的考生几乎没有,认为这种做法“有点作秀的味道”。郑州大学招生负责人也认为,“三代之内无大学生”这一群体到底有多少人需要统计,这一点很重要。 网友“狂奔的蛮牛”说:“这种关注并不能改变当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也许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教育水平均衡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路。”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6]宁德电业局开展阳光助学情暖寒门学子
- [ 07-22]寒门学子:当个医生 为病痛的母亲开剂良方(图)
- [ 07-11]母爱无边 寒门学子:“不论哪里,都要把妈妈带上”
- [ 07-04]警官资助寒门学子14年 多次换工作岗位仍践诺
- [ 02-19]省妇联开展助学活动 宁德一中10位寒门学子受资助
- [ 06-18]今起圆寒门学子大学梦
- [ 09-17]顺昌县“一盘棋”助学模式圆350名寒门学子大学梦
- [ 09-14]南靖政协委员捐助寒门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