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播种音乐文化,让世界听懂厦门

www.fjsen.com 2011-12-26 07:24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一位是享誉世界的女指挥大师,浇灌出厦门城市名片爱乐乐团;一位是钢琴制作、调试的“乐器奇才”,打造了厦门人自己的第一台钢琴。他们对音乐有着一样的执著——

播种音乐文化,让世界听懂厦门

郑小瑛(中)、黄三元(左)在访谈中

东南网-福建日报12月26日报道 本网记者 钟金华 周艾连

“音乐已经慢慢进入大家的生活,这个我非常高兴。这样,厦门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之岛。”郑小瑛近期做客东南网《我们为什么爱上厦门——特区建设30周年30位新厦门人的特别故事》第十二期视频访谈,聊起她与厦门的故事,聊起她对音乐的执著。与她同期接受访谈的另一位嘉宾,是“愿以毕生心血铸就最美好的琴魂”的高级调律师、世界钢琴技师黄三元。

郑小瑛来厦门缘于至今已成为厦门名片的爱乐乐团。“1997年的春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改变了郑小瑛的生活。当时,厦门想以公助民办不占编制的方式组建一个交响乐团,想聘请郑小瑛这位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的建国后第一位女指挥家担任组织者和指挥。

虽然经费由厦门市解决,但厦门适合音乐的发展吗?抱着了解的心态,郑小瑛来到陌生的鼓浪屿,“当晚,那树影那路灯和那传来的一两声钢琴声,真的是非常优美。”随后,她又参观了陈嘉庚先生的鳌园,并深为感动。她觉得厦门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最终她决定来到她心中“很遥远的厦门”。1998年9月9日,厦门爱乐乐团在鼓浪屿音乐厅举行了建团首演。

号称“乐器奇才”的黄三元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虽然从小钟情音乐,也喜欢钻研乐器制作,但因家庭原因,他年轻时在木模制造厂当了6年的木工。直到1978年,时年23岁的他考进福建省歌舞剧团,从此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世纪90年代在外闯荡了一圈之后,黄三元于1996年回到家乡,先后创办了厦门三乐钢琴有限公司和鼓浪屿钢琴艺术馆,并生产出厦门第一台自己的钢琴——“仙诺克”钢琴,后又拥有了“鼓浪屿”钢琴。黄三元觉得自己所做的乐器制作是音乐的基础性工作。

他与郑小瑛有过多次合作,郑小瑛评价说:“他很执著地追求乐器音色的改善和制作。”上世纪90年代末厦门在音乐方面的配套还很落后,郑小瑛回忆:“没认识黄三元之前,提琴开胶了都要打包到广州去修。”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