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区人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
www.fjsen.com 2012-02-16 15:40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在了解到该项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后,调研组认为,加强新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并建议:要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的责任;要加大宣传,努力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的氛围;要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深入挖掘,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保护项目,提升保护项目价值;要制定传承人培养制度,吸引人才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新罗区人大常委会立即形成该项调研工作的审议意见,并得到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落实收效。通过成立新罗区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构,积极打造龙岩采茶灯品牌,成立了龙岩采茶灯研究会,每两年举办一届采茶灯艺术节,改版采茶灯传统音乐,并积极参加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及重大节庆演出;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全面建立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数据,加快编印新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龙川古韵》;深入挖掘文化底蕴,着力打造文化品牌,积极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不断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努力实现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新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龙川古韵》的正式出版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的获得,将使新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大大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据了解,新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龙川古韵》内容包括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龙岩方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仪、民间信仰等十余大项,三十多小项目,图文并茂,文笔生动,它是从新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收集到的30600条线索中精选而汇编成集的,是目前全区第一部较全面介绍新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保存和学术研究价值。 以采茶灯为代表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是继2010年全国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以来的首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运用民间文化资源或某一特定艺术形式,通过创新发展,成为当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主要活动形式和表现形式,并对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县(市、区)、乡镇(街道)。自1987年开展创建以来,已经成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公共文化品牌项目。 而《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龙岩地域文化和中国河洛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瑰宝,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录。2005年龙岩《采茶灯》被列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新罗区共有采茶灯表演队伍200余支5000余名队员,骨干队伍分布各乡、镇(街道)及厂矿、企事业单位。2009年《龙岩采茶灯》万人表演活动成功入选CCTV“想挑战吗”栏目,并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如今每逢传统春节等节假日或重大事项喜庆活动,都有这些采茶灯表演队活跃在市区或乡间的身影,不仅为节日增添喜气,而且丰富了广大市民节日的文化生活。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