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代表工作 > 正文

陈金才代表:花卉文化创意,让花盆唱出更动人的歌声

www.fjsen.com 2012-03-26 17:25  杨建国 苏婧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文化创意,真是点‘花’成金阿,你们看看,我们家培育的‘瀑布型’、‘游龙型’等杜鹃花多么漂亮、多么楚楚动人呀!当然啰,我们家的造型杜鹃花之所以能培育成功,花圃能有今天的发展规模,多亏了陈金才代表无私的引路与扶助。”3月20日,在漳平市永福针中心镇西山村陈阿红的花圃,种植户陈阿红一说到花卉文化创意工程带来的实惠,便满脸高兴地说道。

陈阿红所说的陈金才,是漳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永福镇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也是西山村委会主任。在村里所有花卉种植户的眼中,陈金才是他们的产业致富带头人。凭着智慧才干与敏税的眼光,十几年来,陈金才积极带领村民们实施花卉文化创意工程,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花卉种植路子。

“1983年,我刚从部队退伍回乡后,靠推销花卉赚取的10余万元。由于永福镇历来有种植花卉的传统,加上土壤与气候条件也很适宜种植花卉,1995年我开始尝试种植花卉,但受当时市场和技术的影响,我仅种了1亩多的杜鹃,品种也较单一,效益也很一般。”一说起近20年来的种花创业经历,陈金才感慨良多,继续说道:“自从漳平市和永福镇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花木之乡”和“中国杜鹃花之乡”称号之后,伴随着市财政不断加大对花卉产业的扶持和科技投入,让我们花农看到了希望。为抢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个人通过银行贷款融资了20多万元,把杜鹃花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5亩,并一心扑在花卉种植专心种花,不断培育新品杜鹃,使得我的花卉新品种得以占据一席市场。”

物过则亏。 那几年,由于传统花卉缺乏创意,伴随着永福镇种植杜鹃花的人越来越多,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导致永福传统的“蘑菇型”杜鹃花价格一直走下坡路,一盆杜鹃花价格由原来的几百元下降到几十元,甚至跌至几块钱。到了2003年,陈金才15亩的杜鹃花,一年下来收入也仅几万元,扣除成本,仅够一家人一年的开销而己,向银行贷款融资、亲戚借来的20多万元,根本没办法偿还。

亏则思变,思路决定出路。为进一步提升花卉的市场竞争力,陈金才代表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多次组织花农外出考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引进先进养花技术。为了让杜鹃花种植走出“瓶颈”,陈金才决定转变培育方式。他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在自己的花圃里把原来准备低价出售的杜鹃花拿来作花卉文化创意“试验田”,对原有的形状进行生产技术改造,使传统的“蘑菇型”变成“悬崖型”“瀑布型”“游龙型”“花篮型”“宝塔型”以及“招财进宝”、“高山流水”等造型。经过3年的苦心钻研和精心培育,陈金才的造型杜鹃花终于培育成功。2005年,外地花商在永福看到他的杜鹃花造型独特,当下就用高价定购他的造型杜鹃花。仅2005年陈金才就收入100多万元,由他培育出的宝塔杜鹃、游龙杜鹃等造型优美的杜鹃花,让永福杜鹃在全国花卉市场上大放异彩。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