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福建大学生网络通讯社成立

www.fjsen.com 2012-05-14 07:2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来自泉州师范学院的新疆籍学生记者在现场提问

提问:已颇有记者范了

为了让福建大学生网络通讯社学生记者尽快熟悉新闻采编过程和写作要点,介入东南网大学城的新闻报道,作为策划者的网站副总编钟金华12日率领各采编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部负责人和学生记者进行“记者见面会”式交流,就通讯社学生记者关心的问题回答大家提问,与大家分享新闻采写、编辑经验,并介绍了成立通讯社的初衷、过程和目的。

“校园新闻与社会新闻的区别?”福州大学的古轩同学就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在采编上的差别,首先向台上编辑发问。东南网告诉他,上述两者媒体定位及功能不同、受众面不同和传播价值、社会效果的不同,所以决定了选取和刊发新闻的采写角度也不同。编辑们建议,同学们可以针对大学生现状,采写报道身边热点人物、新鲜话题及学生所关心关注的事件。

现场,许多同学还求解“福建大学生网络通讯社”的LOGO设计过程的寓意。设计团队解释,通讯社标志以绿色为主,由“课本”、“笔”、“树”及网络“@”符号等四个元素组成,整体呈圆形不闭合状,代表着青春活力、开放、向前、创新的寓意。绿色的背景代表绿色校园和青春向上,三个绿色半弧形代表采访实践平台、校园文化展示平台和学生交流互动平台。同时,通讯社标志整体呈“@”形状,代表通讯社的网络特点。

“记者与编辑的工作,要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科教文卫类的题材要如何把握,尤其是如何引导读者正确认识医患问题”、“如何把握涉台采访角度?”、“对于福建高校内的新疆籍学生,我们是否可以加入新疆元素,与新疆产生互动性报道,增进相互地域和风土人情的认识和了解”……答问现场,各同学们已经颇有“记者范”了,纷纷向台上的采编部门负责人发问,东南网也都给予认真解答。

最后,原定1个小时的提问互动时间,在同学们的热情发问中一再延长。会后,很多人还感觉意犹未尽,找着东南网编辑、记者“私聊”。

成立仪式上厦门大学学生陈思作为大学生记者代表发言: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结交一群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理想和追求的朋友,在正当年华的时候。人生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在浮躁、不谙世事的年纪,得到阅历丰富的前辈的指点,然后在瞻仰中反思,在聆听中成长。在此,我要代表大学生网络通讯社全体社员感谢东南网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我们完成人生最快乐和最幸运的事。

我想,作为大学生记者,我们的任务是把围墙里面多彩多姿的校园文化,新奇有趣的大学生活分享给围墙外边的人们,同时也把围墙外的故事说给围墙里面的人听。实现围墙内外的对话,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作为大学生记者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更应当有社会责任意识。“我”不再是一个小写的“我”,而应当是那个大写的“我”。我们要做那个船头的瞭望者,忧虑但是沉静,怀疑但是理性,平凡但不平庸,用我们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生活,分享故事,监督社会。

我记得我第一次跑新闻的手忙脚乱,身旁的一位厦大退休老教授鼓励我说:“小姑娘,坚持下去,你会成功的!”我记得在校史馆给游客讲解厦大校史的时候,一位陌生的叔叔也这样鼓励过我。人的一辈子只要专注于一件事,一份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这就够了!这句话送与在座的朋友共勉!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