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一起放弃的高考(组图)
www.fjsen.com 2012-06-29 10:08 郑璜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民生·观点 多元社会,多元选择 记者 郑璜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分析,高考人数下降,首先自然与我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有关,适龄的高考学生人数减少导致考生人数下降。另一方面,在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的同时,高考录取率不断攀升,随之带来了教育的回报率不稳定。 甘满堂来自安徽巢湖,1988年参加高考,当年要考上大学绝对是难事。他所在的近30人的文科班,考上大学的连他在内只有两个。不过当时只要考上大学,就包就业,农村户口还可以转入城市,公费生还发生活补助,一下子成为“公家人”,对农村学子来说,几乎等同于鲤鱼跃龙门。这些,都使当时的高考成为改变命运的最佳机会。 而现在,伴随着扩招,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如果只是想上个大学,并不是难事。问题在于,支付了高额学费后,大学毕业生发现,自己能获得的报酬,可能还不如打工的父辈,甚至还出现了“因教致贫”现象。 鲜明而又惨痛的事实,促使考生和家长们在选择时不再迷信大学的光环,变得更理性。现在,越来越多人已经意识到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并不能“一考定终生”。甘满堂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选择的出现,意味着社会的进步。 他认为,随着国人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必带来选择差异的扩大。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无论成绩好坏,只要条件许可,都会选择到欧美接受教育,因为质量有保障、教育资源更丰富,方法也更人性化,何况现在的“海归”在就业上还是有一定优势。而来自普通收入家庭的孩子,如果成绩不理想,就读高职院校不失为一种更现实的选择,甚至有人干脆放弃高考,直接迈入打工大军。 这同时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教育改变人的身份地位的工具性作用在下降。由于大学教育与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并不匹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一些“官二代”、“富二代”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的先天优势正变得突出。“可以说,教育制度和社会流动机制都出现了问题。” “人往高处走”是人之常情。甘满堂强调,教育是实现人才向上流动的最好通道。而这点,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应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仍将受到持续关注。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8]“超常男孩”3岁说英语15岁高考 516分考大学
- [ 06-28]近10年厦门的省高考状元:状元的人生路和大家一样
- [ 06-27]广东佛山现“最牛理科班” 7人考进全省前50
- [ 06-27]13岁少年高考644分 高出当地一本线100分(图)
- [ 06-27]媒体炒作高考状元闹"乌龙" 白岩松:不要推波助澜
- [ 06-27]对高考成绩有疑义 今天下午5点前考生可申请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