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 水上救生大队:为了少损失一条生命

www.fjsen.com 2012-07-23 08:0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水上救生大队:为了少损失一条生命

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

炎夏救人,在寒冬也不放弃训练;编写了中国大陆唯一一本涉水自然灾害的救援工作手册;一直努力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东南网-福建日报7月23日讯(本网记者 李琰之)“太感谢你们!”被救者的亲友拉着水上救生大队队员的手感激不已。7月14日下午2时50分,厦门市红十字志愿者水上救生大队在五缘湾成功援救了一名溺水者。这是他们两年多来近百次成功援救溺水者事件的其中一例。

行善于救人之前

现代救生理念是不让人有机会溺水,也就是说,阻断“溺水链”。如一个不谙水性的人到了江、河、湖、海边,不理会周边的危险告示贸然入水,溺水时又不懂自救,救人者不会心肺复苏术,溺水者就可能死亡,让人们心痛不已,遗憾万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事故苗头进行阻断,“救人”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厦门市红十字志愿者水上救生大队花了大量精力,对厦门的海域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根据当地游泳者、本地渔民、浴场管理者等人的经验,特地列出厦门海边6个危险地带及4处相对适合游泳的海域。他们着重在厦门椰风寨、鼓浪屿港仔后浴场海岸、大德记等海域加强执勤,宣传水上安全知识,想方设法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每天志愿者都要“磨破嘴皮”,劝阻、纠正不安全行为上千人次。2011年9月10日,在椰风寨海域,志愿者小何发现一对情侣在海边戏水打闹,小何上前制止他们不安全的戏水行为,那对情侣反而生气地说小何多管闲事,并臭骂一顿。结果几分钟后,那位女士一脚踩空就发生了溺水事件。小何赶紧把她救上来,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除了在海边来回巡逻之外,遇到涨潮时,救生大队志愿者们还要赶到礁石区站岗,劝导疏散游客离开危险区。

成立于2010年1月1日的救生大队,如今已有96名志愿者,他们有私营业主、公司职员、体育教师、校医、职业救生员、前游泳冠军、海军陆战队退役军人、冬泳爱好者。他们酷暑寒天战海浪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群众称他们是厦门海岸美丽的“保护神”。

危险意识入心田

水上安全普及宣传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无论在寒冬酷暑,在节假日,只要有大型公众涉水活动的场所,都能看到志愿者们穿红黄救生服的身影,向游客们发放水上安全宣传手册,耐心向群众宣传水上安全的重要性。

“对不同年龄段应该普及的水上救生知识是不一样的,宣传方式更不一样。”救生大队陈辉雄大队长深有体会地说,小学生没有自救的能力,所以,要直观教育他们该如何远离危险,如何进行呼救;对中学生教育主要是教他们在遇到危险是如何进行自救;对于大学生,则是除了自救知识外,还要教授如何在安全状态下去救人。进入夏季,游泳的人多了,发生溺水的几率也增多了。志愿者们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从6月至今,就进学校、社区举办了20多场讲座。

我国水上救援拯溺方面的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厦门市红十字志愿者水上救生大队不断收集经验,不断提高专业救生能力。他们精心编写的《中国红十字水上救援队工作手册》,是中国大陆各个紧急救援系统里唯一的能运用于涉水自然灾害的救援工作手册,填补了我国水上紧急救援工作的一个空白。

苦练救生本领争第一

“我们敬畏手上的救生浮标,就是敬畏珍惜生命。努力吧,各位同仁,我们祈求每一年比上一年少损失一条生命。”这是台湾年逾70、最资深的高级水上救生教练房子治教官说的话,被志愿者们牢记在心。

为了少损失一条生命,水上救生大队的志愿者们要完成高强度训练,严格考核过关;要学习研究先进的救生理论,掌握拯溺技术,具备实战能力。他们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训练、每月进行一场技能比赛、每季度开展一次三公里拉练,哪怕在冬天寒冷季节,他们也没有停止过训练。他们挤出业余时间,志愿加入救生大队这一项既辛苦劳累、又有巨大风险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救援站,就自己出钱租地点来存放救援器械设备;没有洗澡的地方,就自己车上带桶装水洗澡;他们喝自己带的水,啃自己带去的干粮,来回路费也是自己掏,还坚持到划定的区域执勤。陈燕璇和汪皓这对水上救援队的夫妻档,为了执勤,只得“抛下”年过八旬的父母;为了来执勤,乔兵把生病的孩子带到备勤点,请备勤的队友帮忙照顾……

对志愿者来说,志愿服务只是一项服务,但是对于水上救生大队的志愿者来说,志愿行动更是一项救助生命的事业,不论再苦再累,只要被帮助的人轻声说一句“谢谢”,他们就能获得最大的满足。

对陈辉雄队长来说,他心里有一个大目标,就是“要做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专业救援队”,他和他的队友常说:“我们是志愿者,有困难、有怨气、有危险、有不被理解的时候,都没关系。我们先行动起来,才有累积、才有沉淀,如果不去做,怎么知道不会成功?”

了解更多海西志愿者风采,请登录福建文明风网站(wmf.fjsen.com

  • 责任编辑:林诚悦  李艳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