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学生报考双学位 国家不认可
www.fjsen.com 2012-09-04 15:18 刘黎 来源:中广网 我来说两句
相关报道: 福建农林大学第二学位未获授权 学位证几成“废纸”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修了学分,过了考试,拿到了一纸学位证,但这张学位证却没能成为毕业生找工作的敲门砖。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的多位毕业生通过央广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映,在校期间,他们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同时,还付出时间、精力和一笔额外的学费,念了另外一个专业,并且获得了一份相应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但是,到了这个第二专业该派上用场的时候,他们发现,拿到的第二专业和相应的证书并不被认可。 福建省公务员招考最近开始报名,小陈2010年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今年想用自己的第二专业法学专业报考法院的公务员。福建省公务员局发出通知,报考者在面试资格复核时要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也就是学信网或者福建省教育厅网站上的电子注册信息,否则将取消面试资格。小陈一查,自己的法学专业的任何信息在学信网上都没有。 小陈:我们这个学位肯定不能在学信网上查到的,那也就意味着我们没有面试资格,即便过了笔试,也没有面试资格。 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学术水平达到规定要求,方能授予学士学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解释,如果学校的学位授予权得到认可,该专业学生完成学业后,就能在学信网上查到信息。 熊丙奇:我们现在国家实行的是学位由国家统一授予的管理办法,如果学校的学位授予权没有得到认可,在国家的这样一个学籍信息平台上是查不到的,比如说通过计划内招生的学生,他都有一个电子注册,颁发学位之后都能查到。 福建农林大学除了法学专业,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第二专业的同学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同学们说,仅2010年毕业的,辅修了第二专业的学生就有四五百人。 学生:像我们这个法学班,有99个人,人力资源专业有80几个,金融会计的加起来有200多个。 大二第一学期,同学们报名第二专业的学习。一个学分100块钱,加上毕业论文答辩的费用,小林同学说,自己读第二专业,花了三年的时间,花了8500块钱。肖同学也说,自己拿到的第二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现在看来,几乎没有价值。 记者:毕业论文也像你的第一学位一样走的正规程序吗? 肖同学:对,走的正规程序。每次考试都要考十几门,搞得很累的样子。我们辛辛苦苦读了三年,出来没想到不被认可,学校也没有告知我们。 小陈:一些单位如果不在意,他相信这本证书可以证明,那可能影响就不大。但是像公务员或者一些好的企事业单位,它要求你的学历必须是很正规的。 上课、考试、学费、答辩、证书,一样不少,但是费了3年功夫拿到的第二专业学位最后却落得一句“没用”。学生不解,也不免委屈。对此,校方又有何解释? 记者在福建农林大学官方网站上,仅能找到2011年和2012年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招生简章,在招生简章的最后一条,确实有“第二专业尚未在教育厅或教育部备案,第二专业学生的招生及毕业名单均未能在教育厅或教育部网站上查询”的字眼。不过,记者采访到的同学们都说,在报考公务员事件发生前,都不知道自己拿到的学历和学位不被国家认可。 小陈:当时老师跟我们说,你们毕业的时候会有两个学位,两本毕业证书,两本学位证,多一个专业也多条就业的路。我们觉得挺好的,就报名了。 林同学:没有什么承诺啊,学校说双学位,你要报名就报名,哪里有什么承诺。反正我们广义地认为,这个双学位,等于说第二个专业,第二个学位,跟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都是被承认的。 同学们向记者出示了他们第二学位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尤其是学位证,和他们第一学位的学位证书差别很大。 小陈:正规的那一本,第一学位的那一本,它的纸像第一代身份证那种,有一些花纹,有一些特征;第二学位这本证书的纸,感觉和毕业证书差不多。正规的那本学位证书上写着根据什么什么法,由教育部颁发的学位证书;第二学位的那本证书上只是写,根据福建农林大学的某某规定颁发的这本学位证书。 记者到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咨询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认可,学校的第二学位的学历认证信息确实在学信网上,在福建省教育厅网站上都查不到。这位老师说,类似情况,福建农林大学并非个案。 教务处:全都是这样,情况我已经汇报了,目前,全省都是这种状况。招生宣传上已经写得非常明确,就是没有注册,到目前为止,注册还没有协调下来,都卡在这一关。今天福建师大还给我打电话,是不是几所高校要联合起来。这都不是我们能回答的,我们只能把情况汇报。 从2003年开始,福建农林大学实行双学位、双专业培养制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如果学校给学生颁发学位证书,必须要得到国家授权。 熊丙奇:如果说它颁发的是学位证书,这是违背我国的学位管理办法的,因为授予学位要得到国家的授权。这个学校可能整体上有学位授予权,具体到相关的专业,是有明确规定的,不能够随意授予。 记者也了解到,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福建农林大学一所学校才有。而这是否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记者刘黎 葛朝兴)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