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魂——追寻林俊德院士的足迹
www.fjsen.com 2012-09-26 08:46 来源: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
扎根边塞,风沙中酿就动人馨香 地处我国西部的这片茫茫戈壁,为核试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试验环境。但对于从事核试验的马兰人来说,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困难:夏天地表温度会达到六七十摄氏度,冬天最低温则是零下30多摄氏度;动辄八九级的大风裹挟着塔里木盆地的黄沙而起,试验场常常是沙尘滚滚、遮天蔽日。 在这片大漠戈壁上,仅生存就是一种奋斗。 走进马兰,你就不难理解,扎根戈壁并且能在这片荒凉中散发沁人幽香的马兰,为何能赢得马兰人的喜爱甚至崇敬——她简直就是马兰人的写照。 住地窖,喝苦水,战严寒,斗酷暑,吃着粗粮和草叶,迎着大漠风沙奋勇前行,以一声响彻世界的巨响,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包括林俊德在内的第一代马兰人,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胜利完成了我国第一次核试验任务。 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被一代代马兰人继承和发扬了下来,最终形成了“热爱祖国,忠诚使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集力创新,勇攀高峰”的“马兰精神”。 林俊德,便是这样一位典型的马兰人。 “第一次核试验,任务特别紧急。”曾与林俊德并肩参加自记仪研制的曹述生老人回忆,“我们干脆住进了车间,跟工人师傅一起动手。” 氢弹试验,要求进行高空冲击波测量。新研制出的自记仪能否适应高空的低温环境?林俊德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了天山雪峰,在零下数十摄氏度的寒风冰雪中整夜坚守…… 为攻克一项重大国防项目的难关,当时已年逾花甲的林俊德带人在实验区挖了个大土坑,每天爬上爬下做试验,被大家戏称为“民工院士”。 公文包用了20多年,已辨不清颜色;手表磨坏,就用透明胶粘上继续用……与这种简洁朴实到极点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工作和学术标准的坚持。他亲自进入核爆炸区寻找仪器;跟学生们一起动手做实验,并且自己做实验记录;在新实验室一时无法投入使用时,他甚至在厕所里做起了实验。 酷爱马兰的林俊德,用自己的全部生命践行了马兰精神。而马兰烈士陵园中那整齐排列的碑阵,马兰史册中那长长的立功人员名单则说明,践行马兰精神,从来都是马兰人共同的坚持。 “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让国家、人民尊重我们。”临终前,让这位科学家念念不忘的,仍是马兰。 林俊德走了。他将自己全部的生命,献给了马兰这块热土;而他的精魂,也已融入了马兰精神之中,将为一代代马兰人所传承发扬。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5]马兰谣——林俊德院士的妻子黄建琴如是说
- [ 09-24]赤子情——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
- [ 09-24]大漠铸核盾 生命写忠诚——记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