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激励人心凝聚力量 福建精神推动我省又好又快发展

www.fjsen.com 2012-09-28 08:47  储白珊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喜迎十八大特稿

激励人心 凝聚力量 ——福建精神推动我省又好又快发展

东南网-福建日报9月28日报道(记者 储白珊)

八闽大地上,连日来奔走着一支先进事迹报告小分队。队员们是弘扬和践行福建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也不同,讲的都是做好自己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

然而,正是这些朴素话语,一次次深深打动听众——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与其事后帮教,不如提前预防。”“法官妈妈”詹红荔说;

“贫穷是少年生活的深刻记忆,也是我创业奋斗的精神动力。摔倒了,沙都要抓两把回家。”创业奇人蔡天守说;

“周边乡亲遇到危难险急,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只要接到报警,我们都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青年义务消防员龚振录说;

……

平凡中孕育伟大,细节处彰显精神。党的十六大以来,八闽儿女万众一心、斗志昂扬,以一种海阔天高、奋勇拼搏的精神姿态,推动着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收获改革发展的喜悦成果。

报效家国 倾力发展

福建人素有热爱家国的广博情怀。

近代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觉民的《与妻书》、陈嘉庚兴学重教和捐款助资支援抗战;改革开放之初,海外的闽籍乡亲率先回乡投资兴业,积极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今时今日,海内外闽商回乡建设,掀起一波又一波民资回归热潮。

党的十六大以来,福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针,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又好又快。以闽商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占福建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递增,现已超过60%,这其中,回乡发展的福建儿女不在少数。

在长乐,2002年起先后回归的项目达500多项,总投资近500亿元。今年春节刚过,50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长乐籍企业家代表、华侨代表再聚一堂,签下总投资153.3亿元的项目。这些项目以无污染、高附加值为主,相当部分是民资回归项目。

在云霄,今年初以来,在广东等地创业的外出乡亲纷纷返乡投资办项目,回归民资达10亿元。

在莆田,近年来共有近1000个民资项目回归家乡,投资额达1000多亿元。

民资返闽,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巨大的动力。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扶持下,南起诏安北至福鼎,生态省建设、海洋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民营资本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福建人有积极进取的发展雄心。

2010年,在“十二五”即将起步的关键时期,我省党政代表团专程赴天津、广东、江西学习考察。学习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经验做法,学习开发开放的创新举措,学习思想解放、敢于创新、真抓实干、作风深入的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2011年5月底,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开展工作检查,激励各地迸发出在更高起点上全力以赴加快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热情、干劲、信心、决心。

今年3月,我省闽台合作交流团赴台开展以“乡情之旅”为主题的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叙乡情、话合作、促双赢。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又一次在全省开展工作检查,总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生态文明、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这既是一场千里长途“拉练”行,更是一番扑下身子抓落实。2011年,福建实现生产总值17500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总收入2596.12亿元,同比增长26.3%,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交出一份出色答卷,也为跨入承上启下之年奠定坚实基础。

福建人有一颗向善的心。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何志毅通过7年的深入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福建不是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但却是中国最慷慨的省份。”

在福建,从政府到企业,从高收入群体到一般工薪阶层,乐善好施悄然成风,慈善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玻璃大王”曹德旺,十年坚持“简单助学”的郑斌,以热心仗义成就一个人慈善传奇的众泰老苏,17年走在爱心路上的“献血大王”高永华,28年不懈善行、蹒跚在闽赣山区修桥筑路的老年“兄善组”,愿做“一米阳光”奔走在公益旅途的青年苏少隆,每年花100多万元做慈善而自己没有买房买车的好人陈礼善……越来越多的福建人,正在愉悦而真诚地付出,帮助别人,回馈社会,不图回报。

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福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彭州、援疆援藏,福建人更是倾心尽力。自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至今,我省已选派100名教师、103名医务人员、100名农业科技人员到新疆昌吉州开展支教、支医、支农服务。迄今,我省已派出六批共236位干部进藏,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