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科教文卫 > 正文

东南网事:让书有生命有使命地“流浪”

2012-10-10 09:30: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3.日积月累地看书、记书、写书,相信能成就每一个人

【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5本,较之2010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25本增加0.10本。尽管数据在提高,但人均4.35本依然是一个忧大于喜的数字。调查同时显示,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上网率为54.9%,比2010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

徐大伟:社会缺少阅读的氛围、阅读的环境、阅读的文化,乃至促进阅读的具体措施。第二个原因是大部分年轻人不知道阅读的好处。他知道阅读会改变命运,但是不见得他就相信这句话。如果他知道阅读能让他更漂亮、挣更多的钱、做更大的官,让他更有魅力,他才会爱上阅读。

看书就是四个字,“读”、“静”、“思”、“行”,这是一个连贯的动作。“静”是想想你来世界上做什么,你的价值观,你的方向。我们要制造这种阅读的环境和文化,要逼迫着人们尝试着去看书。

看书有四个层次, “翻书”, “看书”, “记书”, “写书”。我们要相信积累的力量。如果日积月累地写书、日积月累地看书、日积月累地记书,我相信能成就每一个人。

余岱宗:现在的大学生热爱读书的氛围还不够。我们今天很少看到在公交站台有人等车的时候在读书,而在俄罗斯,在一些西方国家,很多人等地铁的时候都在读书。我们也很少看到家庭亲戚朋友之间的来往是通过书籍赠送、介绍。相信随着我们这个民族逐渐地发展、改造,会有更多的人热爱读书,而且相信书中藏着非常强大的力量。

主持人:如何营造阅读的氛围?

林京:其实爱看书的人很多,我到书城、书店,看到暑假的时候,小孩子拿着书一整天坐在阶梯上面,反复地看,不亦乐乎。倒是大人看书的偏少一点。

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无论如何都会花精力花时间去把它看完,而且是非常认真地看。

余岱宗:读书是一个从小通过家庭、学校来培养的一种习惯,一种兴趣。我非常担心我们今天基础教育的某些教法会窒息了小孩读书的兴趣。某些方式会变为“考书”,而不是“爱书”。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很少跟他们说你们要读多少书。更多的是在课堂上通过我对某些书的解读、阐释,让他热爱这本书,让他主动去找这本书。我们最需要的是他认同了你对这本书的认识,他被某本书感动了。比如一部小说,他对某部专著产生了浓厚的钻研兴趣,通过老师的引导,一旦他去读的话,这个效果肯定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身处网络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和工具?

林京:有的人把网络当作玩游戏、消磨时光的工具,但我把它当作一个学习的、获取知识、获取技能的一个工具。网络有两面性,要利用它的正能量,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网络这个平台,在传播书籍、传播知识这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牛怀敏:我们在赠书完后,检验孩子们的阅读效果就是通过网络的平台来测试,出一些题目让孩子们来答,会给孩子们不同的奖励。网络和纸质阅读应该相辅相成,利用得好的话并不矛盾。我们也相应地开拓了很多课外阅读基地,利用非常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走出家门,进行阅读。

余岱宗:网络平台将扩大它的公益面,使更多人受益,并且使书的流动过程更加便利。今天的网络使书的传播变得极其便捷。网络上有些二手书店,我很多的资料是通过这样购买来获得的。有些新书,直接上网络书店购买,也是非常迅速的。这是一个知识的载体的交流变得非常方便的时代。

像大伟先生创建的图书馆一样,它可以通过人际交流,通过书的漂流,通过书的这样一个非经济的传输过程,来培育我们全民族爱书的氛围。“以书会友”,更多的朋友可以通过读书,通过网络交流,获得友谊,获得经验,获得全新的体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