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喜迎十八大特稿
开放开发大潮涌 “海上麒麟”振翅飞 ——平潭步入发展新阶段
东南网-福建日报10月15日报道(记者 王凤山)
金秋时节,平潭处处涌动着开放开发建设热潮。
大陆与台资合作投资的两个高新企业项目——万众百源锂电池产业园、长河动力与储能生产基地项目动工建设;金井湾组团的企业总部基地施工现场,1251根冲孔桩和5050根基坑支护水泥搅拌桩全部打完,将转入地下土方开挖;紧挨着企业总部基地的是商务营运中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55.8万平方米……
“9月份接待了300多批次前来考察洽谈的客商,今年初以来平均每个月接待200多批次客商。”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办主任俞兆强介绍说, 经过三年的开放开发建设,平潭具备了承接产业落地条件,正步入发展新轨道。
高强投入超常推进
支撑开放开发的基础条件初步形成
“门庭若市”的考察场景在以前是看不到的。由于历史原因,平潭曾经是海防前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并没有让“海上麒麟”腾飞,反而制约了平潭的发展。
靠着敢拼会赢的精神,平潭人闯出了两大产业——隧道业和航运业,但这两大产业都在外地,基本上没有落户平潭。而在岛内,主要依靠海洋资源发展海产品加工、船舶修造和捕捞等产业,年产值一直在低位徘徊。“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政策优势,平潭人自己都走出去了,外面怎么会有人进来投资,没有产业支持,平潭一直很落后。”俞兆强说。
实验区的设立让平潭成为热土。然而,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压力。首先,平潭一直以来都是福州最落后的一个县,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薄弱;其次,开放开发初期,各项优惠政策不明朗。
如何改变?基础设施先突破。
3年,1000亿元!实验区成立以来,坚持高强度投入、超常规推进,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初步形成了支撑开放开发的基础条件。路网进一步完善,平潭海峡大桥已建成通车,海峡大桥复桥和第二通道公铁大桥加快建设,岛内“一环两纵两横”等城市主干道正日益成型;水资源紧缺正逐步缓解,岛外应急调水一期工程已建成通水,今年9月底启动闽江北水南调工程,海水淡化工程也加紧建设;电网保障愈加坚强,建成北厝、前进110kV输变电站,开工建设福清至平潭220kV入岛电力通道和竹屿220kV、官树下110kV输变电站,提前启动建设上澳220kV和天山110kV输变电站;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实施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城市、绿色景区、绿色村镇五大工程,全面改善平潭生态环境。
加紧对接政策落实
吸引投资的“洼地效应”开始凸显
先行先试,政策优惠是关键。
去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此后,中央各部委再次发力,加紧对接政策落实,全力支持平潭开放开发。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对注册在平潭的航运、保险、服务外包、物流等业务实施营业税优惠政策;国家质检总局支持平潭推进打造对台“通关最便捷、监管最有效、服务最优质”的通道;海关总署从加快口岸开放建设、实施优惠税收政策等10个方面提出了27条措施;国家海洋局对平潭推进海洋开发与保护提出了7个方面工作支持……目前,实验区正在加紧对接其他优惠政策。
厚积薄发,经过3年的投入建设,平潭“洼地效应”开始发力。根据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平潭坚持“生态、低碳、智慧、开放”,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和教育文创等产业,按照“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实一点”的原则,面向全世界进行招商选资。目前,实验区从众多项目中优选了48个项目落地平潭,总投资达1070亿元。
台资台企加速聚集
向两岸宜居宜业的新家园迈进
万众百源锂电池产业园、长河动力与储能生产基地项目是今年“9·8”签约的两岸合作项目。“经过多次考察,如今我们感觉时机已然成熟,所以当机立断,力推项目落地开工。”在万众百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贤鑫说。
眼下,一批台湾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加速向平潭聚集。总投资73亿元的协力科技产业园是最早动工项目,封装厂即将投产,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厂动工建设;总投资16.4亿美元的冠捷科技园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来自平潭工商局的注册数据对比显示,实验区成立前后内资、外资、台资都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截至目前,内资企业由910家增长到1725家,注册金额达到11.4亿元;外资企业由25家增长到82家,投资总额7.78亿美元;台资企业由4家增长到67家,投资总额为2.53亿美元。
实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平潭将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符合平潭产业定位的企业,加快构建低碳、智慧、生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体系,形成台胞创业发展的新平台,打造两岸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步入产业发展新阶段,在《总规》引领下,平潭正朝着“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迈进。
相关链接:
喜迎十八大 “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特刊·平潭篇
建设共同家园
提要
作为海西建设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平潭综合实验区着力探索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积极打造“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实验区成立以来,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总体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幸福宜居岛;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设立若干职能部门,实行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推动两岸合作交流,促进两岸经济、社会、文化的高度融合,提升台湾民众的归属感、认同感;按“低碳、智慧、生态、开放”原则,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和文创产业等。
打造幸福宜居、科技之城
龚清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一座城市的崛起,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要有形成的条件和要素。
平潭长期是个离岛,要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和现代化、国际化的综合实验区,难度相当大。但平潭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除了作为国家战略所具有的体制优势和政治优势外,平潭是离台湾本岛最近的一个区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提出构建两岸主要通道、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和打造台湾民众“第二生活圈”的思路。
两年多来,我们的工作基本都是围绕这三大思路来展开:由两岸共同经营、平潭至台中的“海峡号”实现常态化运营,平潭至台北的航线也在加快筹建中;国务院批复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同意平潭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管理模式,并且赋予比经济特区更特殊的配套政策;实验区投入1000亿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改善全岛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和智能社区,打造幸福宜居、科技之城;探索建立扁平化、大综合、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创新土地管理、社会管理、投融资等体制,实施“四个一千”人才工程,营造一流的营商、就业和生活环境……
“共同家园”是实验区建设目标。我们坚持多层面、多形式、多主体对接,不仅对接大财团、大企业,更注重对接台湾中下层民众、中小企业、小南部地区,探索实施“放地、施权、放利”政策,“共同家园”的基本要素在不断集聚。如台湾电视频道落地,两岸无漫游“闽台一卡通”业务运营,两岸出版业合作的海峡书局项目启动,两岸政策法律研究中心正式设立……同时,我们正加快港口码头、保税仓储、对台小额贸易市场、台湾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两岸渔人码头等产业承载平台的建设。这些条件的形成,有利于两岸产业实现对接,满足台湾同胞不同的生活需求,形成台湾同胞“第二生活圈”。
平潭开放开发虽只迈出百里一步,但已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前景。
图说
2012年10月12日,已建成的环岛路。 念望舒 王凤山 摄
2011年7月2日,正在建设的环岛路。 念望舒 王凤山 摄
2012年10月8日,已建成的澳前客滚码头。 福建日报记者 林 辉 摄
2011年4月2日,正在建设的澳前客滚码头。 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摄
亮点
“海峡号”上,将可兑换新台币
更多“台湾元素”入驻
东南网-福建日报10月15日讯(记者 王凤山) 10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平潭支行获悉,平潭澳前高速客滚码头和“海峡号”高速客滚轮已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将设立外币代兑机构,试点办理境内居民新台币兑出业务,届时,旅客可在澳前客滚码头和“海峡号”上兑换到新台币。
“越来越方便了!”台商朱麒鼎说。2011年6月到平潭投资的他,亲身感受着平潭“台湾元素”的增加——
购物:今年6月,平潭海坛名街台湾美食城开业,几十家台湾美食进驻平潭。朱麒鼎开的“小城故事”,主营台湾商品,像这样经营台湾商品的在平潭有20多家,当地市民很容易就可买到台湾商品。
出行:“海峡号”构建起两岸海上直航通道,他回台湾只要早上从平潭出发,下午就可到台北的家。
通信:今年6月,中国联通在平潭首发“闽台一卡通”通信产品,一张手机卡同时拥有一个中国联通3G号码和一个台湾大哥大的手机号码,往返于海峡两岸的用户可不换卡、不换手机,享受大陆或台湾的通信服务。
……
平潭正全力让更多“台湾元素”入驻平潭,让台湾同胞在这里生活习惯、方便,有归属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共同设立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政策法律研究中心,今年8月底成立,该中心近期将重点围绕涉台法律问题以及平潭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民生、经济、行政等各方面的法律问题等开展研究;在文化交流方面,台湾东森电视台已获准落地平潭,两岸出版业合作的海峡书局项目也已启动;下一步,实验区将在台胞聚居区探索建立台湾社区,让台湾同胞在平潭创业和生活有家的感觉。
5年内,每年植树1000万株
森林花园岛呼之欲出
东南网-福建日报10月15日讯(记者 王凤山) 11日,平潭岛风力8级,幸福洋吹沙造地一期吹填区1000多亩木麻黄在风中摇曳,一改以往一吹大风就沙尘滚滚的景象。这些木麻黄是今年3月试种的,已长到2米多高。
这是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态森林岛建设的一个缩影。
“一夕沙埋十八村”、“大风刮倒长江十八寮”、“平潭岛,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曾经,一句句俚语,向人们诉说着平潭土地的贫瘠、生态的恶劣、灾害的频发。构建生态安全有效屏障体系,对平潭开放开发建设至关重要。实验区提出,从2010年起5年内每年植树1000万株,开始大力实施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城市、绿色景区、绿色村镇的“五绿”工程。
平潭有长江澳、燕下埔、流东、流西、远中洋等五大风口,在这几大风口植树造林最为困难。实验区连续3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攻坚造林,综合治理各大风口。今年,在几大风口采取密植、深栽、打井浇水等办法,同时修建挡风沙堤,堤面覆土种草,内缘造林地设置挡风篱笆等,采取多重措施,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固沙效果。
为实现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彩化的空间立体布局,实现森林生态效益,实验区从苗木、技术、管理上下足功夫。从2010年开始,林业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树种结构调整,从单一的品种向多品种、多样化迈进。去年8月,实验区还筹资组建森林园林有限公司,通过现代化企业运作推进平潭生态建设。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平潭“三沿一环”重点生态区域植树造林近3万亩,全岛累计完成3000多万株,形成50公里的绿色长廊。截至目前,平潭环岛路完成绿化工程16.9公里,坛西大道完成绿化工程5.3公里,同时在各个区域种植沉香、茶花、梅花、桂香2600亩。
热词
做好各项规划
实验区成立以来,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各项发展规划。做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
去年底,国务院批复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在该规划指导下,实验区围绕建设“共同家园”和“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实验区”,形成“绿屏环城、内湾筑城、山海融城”的总体规划理念。同时,组织相关单位、专家研究制定实验区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全面组织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水资源配置、科技智慧岛等近30个专项规划。
优惠政策
去年底,国务院批复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在通关模式、财税支持、投资准入、金融保险、对台合作、台胞就业生活、土地配套等方面赋予平潭比经济特区更特殊、更优惠的政策。
此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等部委先后出台意见或提出措施,从优惠税收政策、创新通关制度、口岸建设等方面,给予平潭大力支持。
体制机制创新
平潭综合实验区设立以来,先行先试,全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在机构设置中遵循精简、统一、高效原则,探索建立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
2010年以来,先后设立“一办、四局、五个组团指挥部”,实行大综合、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今年6月28日,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交易中心、国库支付中心投用。
基础设施建设
实验区成立以来,全力推进道路、水、电、绿化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日益完善。
2010年,实验区超常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和规划编制等“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近100亿元;2011年,实验区继续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推进建设发展,年度完成投资303亿元;今年,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其中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0亿元。计划三年内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十二五”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
产业发展
实验区把产业发展作为建设共同家园的支撑,积极承接国内外特别是台湾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加快构建低碳、智慧、生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和教育文创等重点产业,向全世界和台湾地区进行招商选资,从众多项目中优选48个项目、总投资达1070亿元。协力产业科技园、冠捷科技园等项目已动建。
数说
★2010年,完成总投资100亿元;2011年,完成总投资300亿元;今年将完成总投资600亿元。
★实验区成立前,内资企业910家,截至目前,共1725家;实验区成立前,外资企业25家,截至目前,共82家;实验区成立前,台资企业4家,截至目前,共67家。
★从2009年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从73.58亿元增至111.52亿元;财政收入从4.65亿元增至10.5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16.22亿元增至193.49亿元。
★从2009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430元增至22123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5864元增至7978元。
心声
薛清德(台商):我在平潭已有10多年了,主要经营服饰店,也算老平潭人了。当初,我选择平潭,因为这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一定有发展前景。随着实验区的成立,这里成为两岸合作交流的桥头堡,平潭开放开发建设不断提速。一段时间我都会到平潭各地走走,每次都会感受到不同的变化,环岛路、金井湾、澳前客滚码头……平潭的开放开发速度惊人,再加上不断出台的优惠政策,我相信这里一定能成为我们台胞投资创业的热土。平潭正积极打造两岸同胞“共同家园”,我看好平潭的未来,准备把根扎在平潭,在这里安家落户。
林文照(退休干部):前段时间,我带几个外地来的老朋友到实验区规划馆参观,大家都很震撼。平潭“一天一个样”,海峡大桥、环岛路、金井湾……一大批重大项目正快马加鞭建设,我的家乡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不但有“平潭速度”,更有“平潭质量”。这一切,百姓们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为实验区开放开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喜欢研究传统文化,希望在十番音乐、闽剧等传统文化保护上多作贡献。我还想写书,写实验区成立以来的发展变化。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我相信平潭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谢元军(挂职干部):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四个一千”人才工程。平潭是一个施展才干的大舞台,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3月20日抵达平潭,平潭给我的第一感觉不仅是秀美的海岛,还有处处涌动着开放开发的建设热潮。我被安排到金井湾组团建设指挥部,金井湾组团是最早动建的组团,商务营运中心、企业总部基地、冠捷科技园等都在金井湾,我们工作量大、任务重,但在这里工作很充实。作为一名实验区建设者,我们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实验区开放开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冯诗仪〔中国国旅(平潭)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黄金周,平潭旅游又有新突破,接待游客9万多人次,我们的生意自然也就火爆了。我在平潭从事旅游业10多年,平潭旅游的变化我感受最深。平潭具有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但过去交通不便,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一年接待的游客屈指可数。实验区成立后,随着海峡大桥、渔平高速的开通,平潭旅游井喷式增长,一年比一年好。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平潭将被打造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岛,未来,我们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
(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