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海藻炼油 福建百亿产业链或受益

www.fjsen.com 2012-11-15 06:55  杨阳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延伸阅读

实验室到市场 距离有多远?

航空新能源能有多大的市场空间?民航局预计,到2020年,中国生物航油消费量将达1200万吨,按每吨1万元计,市场容量将达1200亿元。1200亿元的蛋糕吃起来并不容易。虽然中石油和中石化都相继宣布成功研发生物航油,但“十二五”期间两家企业的生产能力总共可能还不到10万吨,这与预计的消费需求相差巨大;而一套炼油装置从建设、调试到正常生产,短则两三年,长则需要三五年,提高生物航油产能显然非一日之功。

产量还太小

2011年,中石化开始生物航空燃油的研究,并成功将杭州炼油厂原有设备改造成一套2万吨/年生物航空煤油工业装置。该装置从2011年12月12日开工进油以来,至今年3月,加工生产出70吨左右的生物航空煤油。

中石油2008年就开始了生物航油的研制,以小桐子为原料,生产出首批15吨生物航煤后,中石油与国航合作于去年10月28日举行了试飞,但其6万吨/年的生物航空燃料装置要达到量产恐怕还要等两年。

原料太难得

有研究表明,某些生物燃料成本到2018年可望接近传统的喷气燃料。中石油和中石化内部的专家也认为,技术和成本问题并不大,关键在于生物航油原料的获取。

目前,中石油投资建设的120万亩小桐子能源林,即使完全转化为生物航油,最多也只能达到17万吨/年左右的产量。如要再大规模新建小桐子能源林,两三年内难以完成。中石化的生物航油技术则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主要以餐饮废弃油进行加工。但公司坦言,原料的搜集工作还存在较大困难,希望能与政府部门以及民营企业合作,建立更畅通的“地沟油”搜集渠道。

中石油和中石化以及新奥集团都在开发海藻生物航油的技术,但海藻技术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道路依然漫长。(一财)

□相关新闻

空客邀福建团队研究新能源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1月15日讯(杨阳) 昨天,欧洲宇航防务集团通过本报向福建科研单位和大学发出邀约,参加一项新能源研究计划。空客公司的母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进行一次航空领域可持续新能源的竞赛,希望海洋产业发达的福建也有科研团队能够参与,研究领域包括微藻生物航空燃料、航空航天中的太阳能应用、航空航天储能技术、智能能源网络、能效优化及提高等。

公司最终将评出5个研究团队入围,冠军将获得最高价值2万元人民币的奖品,以及一份最高价值4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合作机会,而这些研究也有可能成为现实,带来更为环保的出行方式。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