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永葆红军本色 撒播人间大爱——纪念邓六金同志诞辰100周年

www.fjsen.com 2012-12-07 08:15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是闽西老红军邓六金同志诞辰100周年。邓六金同志17岁参加革命,成为一名女红军战士和中央苏区妇女工作领导者,参加了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华东局,她担负抚养教育红色后代的重任;建国后长期在中央机关工作。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六金同志都能坚定理想信念,奉献自己的博大爱心,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她的精神崇高,风范长存。

从童养媳成长为妇女工作领导者

邓六金于1912年9月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新坊村,因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被取名“六金”。由于家中生活极端贫困,邓六金出生不久就被送给邻村做“望郎媳”。五六岁时,为生计所迫,她开始帮养母下田劳动,养父还带着她走东村、串西村给人剃头。她多次目睹地主、乡丁在年关之夜上门逼债,将她家刚刚上桌的一点过年的肉饭和豆腐连锅端走的情景。家庭的苦难、命运的多舛,使她深感旧社会世道黑暗,锻炼了爱憎分明、敢于反抗的精神,渴望追求光明。

邓六金是幸运的,这种机会终于降临。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入闽,三打龙岩,占领上杭,在闽西掀起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在红军的影响下,邓六金渐渐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她坚信不合理的社会一定会被推翻,穷人一定有出头的日子,只有参加革命,跟着共产党才有出路,于是毅然打破封建枷锁,在全村第一个剪掉辫子,全身心投入组织儿童团、赤卫队、妇女会等革命工作,由此她成为村里第一个“红军通”。她年小胆大,热情高,工作积极,不久,就被推选为乡妇女会主席。她向群众宣传革命,宣传妇女解放,配合红军将地主的财物分给穷人;创办识字班,从乡里请来先生讲课,挨家挨户动员大姑娘、小媳妇出来学文化。

由于工作努力,邓六金进步很快。1931年9月,邓六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先后担任中共上杭县旧县区委青年干事,中共上杭县委妇女部巡视员、妇女部长。1933年后先后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妇女部巡视员、妇女部长。邓六金成为中央苏区妇女工作领导者之一。这期间,她在宁化、泉上、长汀等县,积极组织妇女识字、唱革命歌曲,宣讲革命道理;发动妇女动员扩大红军,踊跃送子送郎参军,上前线抬担架,慰问红军,掀起扩红热潮。每到一个地方,就发动群众筹集粮食、征集被褥、准备冬衣、筹款、募集草鞋,支援革命战争。她还组织妇女发展生产,送公粮支援前线。

邓六金深知妇女要干革命、要提高地位没有文化不行,所以对开展妇女识字班活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她的努力下,省苏妇女部发文要求“每个妇女每天至少要认识和写熟3个生字,3个月后要认熟270个生字”。各乡之间开展识字比赛,10天检查1次,对于成绩好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举办识字班、工农补习夜校,每个妇女都要加入识字班和工农补习夜校。群众性的文化教育运动,使相当一部分妇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广大妇女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劳动妇女第一次享受到了做人的基本权利,她们由此对苏维埃政府、对工农红军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邓六金自己更是带头学习,仅半年时间就认识了不少字,逐渐能写路条和标语。她还编写唱过民间山歌,利用这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革命道理。通过学习,邓六金从一个一字不识的童养媳成长为革命干部,不仅能看书读报,而且能独立开展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邓六金参加革命后,“扩红”一直是她的一项主要工作。1934年,为响应中央苏区“扩大百万红军”的号召,她回到家乡“扩红”。她认为,要动员乡亲们参加革命,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动员自己的亲人参加革命。在她的鼓动下,两个姐姐先后参加了红军,从而带动五里八乡的扩红热潮,不到半个月就提前完成扩大红军100多人的任务,受到表扬。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对邓六金姐妹的工作表现特别满意,称赞她们是闽西革命中“土窝窝里飞出的三只金凤凰”。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