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红军本色 撒播人间大爱——纪念邓六金同志诞辰100周年
www.fjsen.com 2012-12-07 08:15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倾心培育革命后代 在延水河畔,邓六金与我党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江西苏维埃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曾山相知相爱,后来喜结连理,成为一对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革命伴侣。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革命工作,邓六金与曾山总是分多聚少。婚后两天,曾山便先行出发赴重庆、南昌开展工作,邓六金则辗转数月到了皖南。后来虽在皖南得以重逢,但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们夫妇时常几个月见不上面。邓六金同志到东南局工作后,先后任东南局妇女部巡视员、淮南路东根据地乡党支部书记等职。积极参与组织当地妇女进行抗日救亡活动,组织成立妇女抗敌会、妇女协会、妇女救国会,因地制宜开办识字班、夜校,组织缝衣队、洗衣队,动员妇女送亲人参加新四军,拥军支前,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作出贡献。 结婚生子是人生的大喜事,但邓六金有了孩子也无法照顾,大儿子被送回江西吉安老家让奶奶抚养,二儿子体弱多病也没有时间照看。对此,邓六金心中常常感到愧疚。她为了革命的大家顾不上小家,关心不了自己的孩子,却关心着无数别人的孩子。当她看到革命战友和革命烈士的孩子散落在农村和渔民家中无人照管,有的到上学年龄而无学可上时,心中充满怜爱之情: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吃有住有学上!她毫不犹豫地接受组织赋予的重任,和战友们一道白手起家,创办起华东局机关保育院。邓六金先后担任华东局机关保育院协理员、副院长、院长,她为抚养烈士子女、培养革命后代,勤恳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华东保育院创办之初,由于大批粮食支援了前线,后方的粮食比较紧缺,上级配给保育院的只有白薯粉,孩子们因营养不良,面黄肌瘦,邓六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和战友们到华东局、华东军区、地方政府四处求援,不光给保育院争取来了白面、大米、猪肉,还饲养奶牛、奶羊,解决孩子们的喝奶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孩子们的脸色红润了,个儿长高了,不像原来那么瘦弱了。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邓六金心里格外高兴。她经常穿一件洗得褪了色、肩头和膝盖打了补丁的军装来到保育院,照看孩子们,她嘱咐保育院的阿姨们:“千万要照顾好他们,孩子就是我们的明天!”一天深夜,有个孩子发高烧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邓六金带上医务人员,连夜跑了100多里山路,在济南一所教会医院买来青霉素,终于把孩子抢救过来。 母爱无私,大爱无边。邓六金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后代。这座红色保育院,孩子最多时有300多人,先后抚养、培育近千名革命后代。有些孩子的父母因为在前线浴血奋战无暇顾及,其中还有100多个烈士子女。孩子们缺少父母之爱,邓六金就寻找一切机会给予他们母爱,待他们像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亲切关怀,细心照顾。孩子们都爱叫她妈妈,在他们心目中,邓六金的确就是他们最亲切、最慈爱的妈妈。如今,当年那些被邓妈妈施以恩爱的孩子们不少都步入了重要工作岗位,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07]纪念邓六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上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