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警惕促销活动陷阱
www.fjsen.com 2012-12-10 15:17 宓盈婷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福州12月9日电(记者宓盈婷)随着圣诞节和元旦等节假日的临近,各商家纷纷推出不同形式的促销活动,其中一些不法商家利欲熏心,玩弄各种伎俩,欲发不义之财,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消费陷阱。为此,福建省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打折促销商品时要多留一个心眼,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工商部门提示:商家的各种促销手段让人眼花缭乱,消费者应理性购物,根据实际需要购买商品,面对高折扣、高额返送券等诱惑,应保持谨慎心态,避免盲目跟风。购物时应货比三家,对同类商品的价格、款式、功能等进行多方面了解,同时多留意商品日常的销售价格,谨防虚假打折。由于打折商品很大一部分是有瑕疵、反季节或库存的商品,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仔细检查商品质量,并索要“三包”凭据和其他票据。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或交付“定金”时需慎重,要分清“订金”与“定金”。“订金”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担保性质,可视为一种预付款。而“定金”是一种合同的保证金,具有担保效力。此外,要细看合同内容,警惕经营者的“霸王条款”,部分商家会在票据上注明“特价商品概不退换”等,其行为都是无效的,不能免除经营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据了解,很多商家为了招揽客户,仅与消费者作口头说明、口头承诺,当发现问题时,因空口无凭容易引发纠纷。为此,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消费过程中,在听取商家促销承诺的同时,应取得相关凭证,尽量避免商家口头承诺;在选购好商品或接受服务后,索要并保存好有效的消费凭证,上面要注明商家名称、购买日期、商品价格等基本内容,并加盖商家公章,以便维权。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或者交易后,若发现所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存在与约定明显不符情况的,或是发现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时,应及时向当地工商部门、消委会申诉举报。(完)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12-10]电商再造“双12” “双11”后遗症恐再现
- [ 11-30]新买匡威鞋不到1周就开胶 商家称促销品不享三包
- [ 11-29]为冲刺年终销量 福州部分超市掀起促销狂潮
- [ 11-27]美国“网购星期一”成交量约15亿美元 历年最高
- [ 11-22]年底网购促销战在即 熬过光棍节榕商家还有硬战
- [ 11-15]2012年11月房车展雷诺全系车型促销政策
- [ 11-13]骑士文化之旅暨海马全系厂家直销正式启动
- [ 11-12]成品油价下调预期浓烈 安徽部分加油站降价促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