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三美信局汇票(收藏于福建省档案馆)
一封侨批,一段乡情
一封封泛黄的侨批,记载了海外侨胞的奋斗史,诉说了异国游子的思乡情,也见证了侨乡社会的历史变迁,更是福建华侨“爱国爱乡”精神的体现。
5日,当记者来到泉州市档案馆,专家和工作人员们正在研究刚搜集到的侨批,并津津乐道关于它们背后的故事。
“侨批反映了福建华侨的孝悌观念,表现了他们爱国爱乡、诚实守信、重视教育的传统。许多侨批还体现了中国的书画艺术。”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刘伯孳如是说。
在侨批中,我们能看到华侨身在异域打拼奋斗的艰辛。如菲律宾华侨施能杞在一封家书中写道:“白金行初创,资金短绌……三餐饭粥自炊,十余口伙食全月不过二十余元。”
虽在外工作辛苦,华侨们却心系家园,有机会就寄信“搭钱”、寄“番银”,赡养家人,甚至有一块钱也要掰成两半,一半寄回家中供作家费。更有华侨为捐资助学,支援家乡建设。泉州市档案馆珍藏着一封由菲律宾的黄开銌寄给漳州角美锦宅黄开物的侨批,上面写道:“兹付去银贰元,并锦宅学校特别捐项431元,折彬银叁佰五拾玖元七角,而月捐之款,容候银水稍降时即汇去。”刘伯孳解释道:“侨批的内信中提到全名为‘锦宅华侨公立小学校’,是菲律宾华侨黄开物发起在其家乡锦宅(今漳州角美锦宅村)兴办的,由其族亲在马尼拉组成校董会筹集办学经费。”
“诚实信用”是海外华侨事业成功的基础。在一封由安南(今越南)寄到鼓浪屿的侨批中写道:“安南堤岸,成春信局,专分大银,工资定免,匆听求取,受情给供,与敝无涉。”刘伯孳分析道:“‘专分大银’是指该信局所分给客户的银子全为大银,不夹杂碎银,当时大银和碎银在成色上的差别而导致价差。信局若能‘专分大银’一方面维护了客户的利益,同时也巩固了信局的信用。该戳中的‘工资定免,匆听求取,受情给供,与敝无涉’是指客户在寄款项的时候已经交付了手续费,批脚的工资由信局支付,客户在收侨批和款项的时候不用另外支付给批脚工资。大部分信局在经营中非常重视诚实信用的文化传统,并成为经营者的社会信用资本。”
此外,在华侨施能杞家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亦假岷《公理报》、由无线电广告鼓吹,并由本埠各电影院广告宣传……”说的是,施能杞在借助《公理报》、无线电广告、电影院广告等手段为他创办的白金商行进行宣传。这是海外华侨向国内亲属推介东南亚及西方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一个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