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科教文卫 > 正文
民俗博物馆今起展出明清青花瓷 多为景德镇民窑精品

2012-12-15 22:56 陈薪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青花缠枝花卉纹五供(清嘉庆)

东南网12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陈薪宇)由福建省文物总店与福建民俗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青花古韵——明清青花瓷展”今日在福建民俗博物馆拉开帷幕。展出的78件明清青花瓷器秀丽淡雅、细腻莹润,将为市民带来一场文化与视觉的盛宴。

据介绍,青花瓷器,又称白地青花瓷,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故称之为“青花”。器皿上的青花纹饰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中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青花瓷初见于唐宋,成熟于元代,鼎盛于明清。本次展览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福建民俗博物馆馆藏的青花瓷器精品,涵盖了明清各时期,从中也可看出青花瓷的流变与盛衰。此次展出的青花瓷展品绝大部分来自景德镇民窑。其中,明代瓷器7件,有花鸟罐、双耳瓶、人物瓷板等;清代瓷器71件,以花鸟、人物、瑞兽、缠枝纹等为主要纹饰装饰的青花罐、碗、瓶、碟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大部分瓷器与古人生活有关。青花瓷夜壶、九子碟、笔海、喜瓶等,都十分精致,可见古人对青花瓷的喜爱。从这些精美的器物中,也可管窥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作为保存较完整并别具特色的一套展品,“清嘉庆缠枝花卉纹五供”也十分值得一看。

据悉,此次展览将从12月15日持续至明年3月15日,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前去三坊七巷二梅书屋观赏。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