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观察室:为了“菜篮子”,扶好“菜棚子”
www.fjsen.com 2013-01-21 08:20 谢贤伟 方炜杭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海峡导报1月21日讯(记者 谢贤伟 方炜杭) 20日一早,太阳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头。 上午9点左右,长乐市古槐镇屿头村。阳光照射下,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西红柿大棚里,明显比大棚外温暖。绿的、红的、正由绿变红的西红柿挂满枝头,滑溜溜、亮锃锃的柿面,让人不禁产生了汁多味美的联想。 踱步在大棚里,总经理李向雪喜上眉梢,笑意盈盈。 可这笑容,来之不易。 “前段时间,天气又阴又冷,西红柿生长慢,盼啊盼,就是红不起来。”李向雪说,“直到这周,基本天天出太阳,噌噌地,不少西红柿变红了。” 前一天,7000多公斤西红柿从这里销往福州市场。这天下午,还有一些批发商预约了采购。 雪美是福州市蔬菜调控基地,在长乐有生产基地3500亩,年产蔬菜约1.8万吨。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市共有市控蔬菜基地14万亩,年产蔬菜75万吨以上,可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雪美与永辉、蓝天、兴福兴3家超市签订了农超对接协议。2011年和去年,永辉的对接量都超过2000吨,今年初以来每天5到10吨。数量众多的固定采购商,让雪美的产品通过海峡蔬菜批发市场等渠道及时进入市场,摆上市民餐桌。 另一侧的叶类菜大棚里,经历过之前的阴雨寒冷后,上海青、鹅菜等长势正好。“这些天连续晴好,是蔬菜生长的绝佳时机,不但速度快,而且品质好。”李向雪说,“估计到春节那时候,每天能为省城市场提供至少60吨的新鲜蔬菜。” 其中,榕城市民喜好的叶类菜将唱起主角。去年下半年以来,福州试点建立市直控叶类菜基地。 “主要针对2月到5月的雨季期间叶类菜生长周期长的特殊条件,依靠直控基地,保证叶类菜市场供应,稳住价格。一旦价格异常波动,直控基地的售价必须保证比市场价低25%以上。”福州市商贸服务业供应保障处处长刘景秀说,“我们会按照直控基地实际纳入调控的生产亩数,给予每亩3000元的补助。” 雪美没有犹豫,响应试点,拿出200亩大棚种植叶类菜,下一步还要扩大规模。“叶类菜是未来调整蔬菜生产结构的重要方向。我们的目标是,新的一年,每天都有叶类菜供给省城。”李向雪说。 李向雪的办公室对面,一座近5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正在吊梁封顶。新车间比旧车间大出近一倍,建成后将集蔬菜农残监测、初加工、装箱于一体,成为雪美蔬菜进入市场的中转站。下一步,李向雪希望建一个育苗组培室,让市民吃上更可口、更安全的蔬菜。 “菜篮子”关系民生冷暖。去年,省政府下发意见,统筹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要求到“十二五”末期,全省城区蔬菜自给率达到40%以上,猪肉自给率达到50%以上,蛋品自给率达到30%以上,“菜篮子”市场供应稳定、质量安全可靠。省商品市场供应保障联席会议和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印发“菜篮子”建设工程工作考评暂行办法,明确对全省所有设区市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进行考评。同时,省委省政府继续将“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根据省经贸委市场运行调节处的统计,截至目前,全省省级副食品调控基地有333家,可调控蔬菜年上市106万吨、商品猪年出栏296万头、蛋品年上市4.82万吨,分别占全省城镇年需求量的22.7%、17.8%和21.8%,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政府应急调控保障能力。 据了解,省经贸委目前正在推进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直销体系建设,计划3年以后开展直销业务的基地达基地总数的20%以上,提高基地产销衔接水平和保供稳价能力。 “基地的发展,扶持比调控更重要。”刘景秀认为,“在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引导专业、集约、规模生产,鼓励农超对接,改善市场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基地做大做强,最终才可以在价格波动异常、自然灾害突袭等背景下进行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调控,真正做到稳市场、保民生。”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8]农业部: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 [ 01-15]叶子菜八成以上要自给 漳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建设
- [ 01-13]厦门春节期间"菜篮子"价格平稳 将投放近6万吨粮油制品
- [ 01-03]南昌建农副产品平价商店 缓解市民菜篮子压力
- [ 12-31]两会热线:一读者针对菜篮子问题就说了12分钟
- [ 12-30]温州菜篮子集团16人腐败窝案:应国权被核准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