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血病患者:期盼政策“及时雨”
www.fjsen.com 2013-01-31 13:58 蓝旭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没了小海,老苏夫妻俩感情也不如从前,小海妈妈常在两人大吵之后,跑到儿子的墓地一呆就是一天,把无尽的思念伴着眼泪洒向心中的儿子。而老苏则每隔一段时间就忍不住挂通许医生的电话,喃喃自语后才上床睡觉。 许贞书内心同样苦涩,但能做的只是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安慰着老苏。 白血病是高死亡率的重大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年发病率为1.9-6/10万人,是15岁以下人群白血病的主要类型(占该年龄段全部白血病的75%-80%),也是青少年白血病的主要类型。 许贞书天天和病人打交道,青少年ALL这个群体的基本状况他心里清清楚楚。 青少年ALL群体年龄在16-21岁之间,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他们在医疗保障上可说是最弱势的人群。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有学生医保,这只是普通疾病的保障,当大病来时根本使不上力。他们基本没有买大病保险,不具有参加工作的人所拥有的医保,很难负担得起青少年ALL的治疗费用。他们的父母大多是40来岁,事实上,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家里经济条件好的不多。正是经济的困窘关上了不少青少年ALL患者的重生之门。 来自龙岩的邱芳,2011年5月,ALL复发,输液一周却无法小便,40多公斤的苗条身材竟然肿成70公斤。当地医生说:“要么在家等死,要么去福州,在协和医院可能还能博条命。” 邱芳的ALL治疗始于2009年,在当地医治,由于家庭经济不宽裕,父母选择了病情发作就医,症状缓解便停的治疗方式。 邱芳家人连夜包车赶路,将孩子送到协和,专家会诊后立即用药,惊心动魄的狂泻,几天后,邱芳恢复了苗条的身材,可以在病区自由地散散步。可病情稍稳定,邱芳就出院了,她的父亲对许医生说:“这两年我们已花了20多万了,这病我们治不起了。” 仅过了半年,年仅16岁的邱芳离开了人世。 在病区,常常有十几岁的青少年,因为经济原因时断时续进行白血病的治疗,或接受着不规范的治疗,他们突然病危,临时送到这里来抢救,许多人花了钱,却没能保住命。 面对这些年轻生命的离去,见惯生死的医生们久久不能释怀,心头一直是沉甸甸的。“不少青少年ALL患者接受过很长时间的不规范治疗,肿瘤细胞产生了耐药性,让病情雪上加霜外,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不断恶化,费用增加——他们太缺少对ALL的了解。最重要的原因是,经费拮据导致放弃治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战榕教授说。 许贞书说,有的患者抢救回来后,做了两期规范化疗后,似乎病情稳定,甚至还会说: “我还要上学,不想拉下课程。”可不久,患者往往又会病危,甚至是全身出血,双眼肿成“熊猫眼”。年轻的患者大多数是在病危第二三天,便离开了他深深眷恋的尘世。 太多原本可以治愈的青少年ALL患者,经历过最没有意义却最令人动容的治疗——治疗因经济原因中止,最终人财两空。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28]宝宝患怪病父微博求助 寻医40多天确诊为白血病
- [ 01-21]女子为救16岁白血病男孩连夜捐髓推迟婚期(图)
- [ 01-18]命途多舛的坚强夫妻用爱为孩子编织襁褓
- [ 01-11]林氏姐妹愿意采血比对DNA
- [ 01-10]警方在屏南发现新线索 林氏姐妹是文青生母吗?
- [ 01-09]女孩患白血病方知被抱养 众人"接力"寻亲
- [ 01-09]记者冒风雪驱车170余公里浦城寻亲生父是浦城吴忠水吗?
- [ 01-08]文青母亲其实叫"林榕" 病历上名字"林梅"是篡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