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福建经济一稳、二快、三提升

www.fjsen.com 2013-03-04 11:26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当前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如何?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2012年福建的各项主要指标均好于预期,全省完成生产总值19701.78亿元,增长11.4%,这一增长速度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位居第二。他概括福建经济运行的特点是:“一稳、二快、三提升”。

“一稳”是指经济增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14.6%和8.5%,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二快”可从两项指标看出。一是在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二是工业生产增速逐步加快。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644.19亿元,增长1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56.29亿元,增长15.2%,分别比上半年、1—3季度提高0.6个和0.3个百分点。

“三提升”是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得到提升。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去年民营经济的支撑作用继续提升。首先是民营工业比重提高。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5159.87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65.7%。目前福建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已达66.7%,名副其实的“三分天下有其二”。其次是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民间投资完成6657.31亿元,增长27.1%,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还有一点是民营企业出口好于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出口494.31美元,增长11%,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外资企业5.6个和11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能力最能看出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去年福建在这方面也有明显提升。新增4个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3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2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五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605.13亿元,增长23.8%。

还有一个提升,就是收入水平,看两个“钱袋子”。一个是财政收入,去年福建省公共财政总收入3008.91亿元,增长15.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776.21亿元,增长18.3%。另一个就是居民收入,去年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6%和13.5%,实现了年初政府提出的让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目标。

在谈到今年的经济形势时,郑栅洁分析认为,今年福建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趋势。“我们按照稳中求进的要求,积极有效扩内需、调结构,充分发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力打好‘五大战役’,深化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对接,好项目将持续增加,发展后劲会更足。”

郑栅洁提到的发展后劲,主要体现在今年的四个“持续”:

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纳入全省“三维”项目跟踪管理系统的项目2970项,总投资3.68万亿元;已与福建省签署合作协议或已在闽投资的央企达92家,投资项目超过400项,涉及总投资约2万亿元。这些“三维”项目大多涉及高技术、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等领域,对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今年,福建还将进一步增强与中央企业的对接力度,增加与民企、外企对接的好项目,预计对接民企合同项目将达到3000亿,外企合同项目将达到600亿,通过挖掘潜力、策划项目,做大先进制造业总量和全省经济总量。

持续扩大投资规模。预期今年福建固定资产投资将再增20%,达1.5万亿元。全年“三维”项目将完成投资3300亿元,新开工项目330个,其中央企40个、民企250个、外企40个。全年新增铁路运营里程54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2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200万千瓦以上。

持续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今年将全面推进“点线面”攻坚计划,预期年末城镇化率达60%以上;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落实好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新增医疗机构床位8400张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10万套、基本建成8万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发展同步。

持续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目前福建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今年福建将继续推进造林绿化300万亩,进一步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00万亩,封山育林200万亩;继续推进节能减排,严把产业政策关,关停小火电,淘汰落后产能,市县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提高到84.5%和93%,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本报记者 费伟伟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