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经济观察:鲍鱼业寻求转型发展

www.fjsen.com 2013-03-06 16:34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我来说两句

年末春初是鲍鱼销售旺季,但去年底至今,福建连江县鲍鱼大量滞销压货,价格较往年同期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赤潮和市场疲软使连江鲍鱼产业陷入困境,鲍鱼产业应从合理布局、科学养殖、提振内需、拓展外销、精深加工等方面拓展转型,寻找发展新路。

鲍鱼之乡

连江县享有“中国鲍鱼之乡”美誉,鲍鱼养殖始于1989年,经科研人员和渔民10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形成海上筏式和陆上工厂化养殖两种鲍鱼养殖方式。养殖品种以杂交鲍为主。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全国鲍鱼产量7.67万吨、福建省产量6.04万吨、连江县产量2.2万多吨,连江县鲍鱼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9.7%,产值达25亿元。

在我国近海捕捞资源日益衰退情况下,养鲍业的兴起,既实现了渔区产业结构调整,又解决了沿海闲散劳动力的出路,增加了群众收入。连江县目前从事鲍鱼养殖的有1万多人,从事育苗的二千多人,从事销售的近千人。鲍鱼以海带、龙须菜等为饵料,又带动了海带养殖业发展。连江鲍鱼养殖业已形成苗种培育、饵料供给、销售运输、加工包装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鲍鱼养殖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连江不少鲍鱼养殖户通过养鲍鱼走上致富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养殖大户说自己养鲍鱼已有18年,获利丰厚。现在每年投入一千多万元,正常情况下年销售二三千万元,利润近千万元。

但2010年开始,由于海带、龙须菜等饵料价格和用工成本上涨,鲍鱼养殖的利润、效益持续下降。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