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福建省内5个检测站昨免费鉴定珠宝 3000件珠宝九成假货

www.fjsen.com 2013-03-16 07:25  欧阳进权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相关报道

省宝协昨日开展珠宝免费鉴定活动,市民热情很高,但——

送检珠宝大多是假、次货

东南快报讯(记者林启星实习生陈楠)昨日,福建省宝玉石协会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地开展“3·15”珠宝玉石免费鉴定咨询服务。结果不容乐观,市民送检的珠宝玉石大多是“假货”、“次货”。

临近中午十二时许,记者来到福州市东街闽辉大厦的省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前来送检的市民大排长龙。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我已经排了一个多小时了。赶上‘3·15’,可以免费鉴定一下我去外地旅游买的翡翠镯子,机会难得!”不过,等待的结果并不如意,陈女士的翡翠玉镯经鉴定是处理翡翠(B货)。

据了解,福州、厦门、泉州等多家珠宝玉石鉴定机构都参与到昨日的免费鉴定活动中来,包括省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省金银珠宝首饰检测中心、福建瑞信珠宝检测机构、福州戴信珠宝检测机构、厦门地质宫黄金珠宝检测中心等。

据省宝协统计,截至昨日下午三时许,福州、厦门、泉州三地共计接待送检珠宝玉石的市民1876人次,鉴定珠宝玉石2785件。送检样品大部分为翡翠、和田玉、红宝石、蓝宝石、碧玺、祖母绿、珍珠等。但经鉴定,大部分为处理翡翠(B货)、合成红宝石、合成蓝宝石、合成祖母绿、染色珍珠等。根据送检市民的口述,上述珠宝玉石除大部分为旅游地购买,还有“祖传”的。

旅游地购买珠宝,悠着点儿!

针对昨日的鉴定结果,福建省宝玉石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到旅游地购买珠宝,一定要悠着点,如果无法确定珠宝真伪最好不买。此外,省宝协还特意列举了一些在珠宝购买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供市民参考。

■翡翠价格差异最大

据介绍,在批发地购买的三千元左右翡翠玉镯,在市面上可能需要一万元,一些商家甚至标上数十万元,然后打三折。由于翡翠的价格没有明确的标准,加上国人热衷翡翠,其价格水分很高。

因此,购买翡翠时,最好带上懂行的朋友。在小柜台、地摊、旅游景区等地方买翡翠更要慎之又慎。虽然每款翡翠都会出具证书,但证书也能作假,如果不懂行,即使在原产地购买翡翠依然有风险。

■国外购买的钻石未必靠谱

据省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技术人员介绍,近年来,在国外购买钻石被骗的市民越来越多。从以往检测的经验来看,很多市民在国外购进的钻石,大多是经过处理的钻石。约70%的钻石等级比原标注的等级低了1-2级,因此价格上也相差了20%左右。

■低价金饰肯定成色不够

据省宝协介绍,低价兜售的金饰肯定成色不够,否则店家卖越多亏越多。省内的黄金检测站多次发现标注“千足金”的首饰黄金含量只有92%,有的甚至只有70%。按照国家规定,千足金的黄金含量必须大于或等于99.9%,足金则必须大于或等于99%,18K金不少于75%。

■便宜和田玉多是“山寨”货

据介绍,目前市面上冒充和田玉的大多采用青海玉和岫玉。但青海玉质地粗涩、脆性高、透明性强,经常日晒雨淋,容易开裂、变色;岫玉质地细腻,水头较足,呈卉状油脂光泽,常做旧来冒充老和田玉;此外,玻璃、鹅卵石等都可以冒充,市民要注意辨别。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