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科教文卫 > 正文
濒临消失的民间工艺:福州软木画

2013-03-16 10:41 颜财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软木画作品

东南网3月16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这是人们对福州软木画工艺的一句赞誉。近日,记者在福州市晋安区西园村福州软木画吴氏第四代传人吴芝生的工作室看到,他正在用手上的“双刀”,雕画着一幅幅美丽的山水风景图。

据了解,福州软木画,又称木画,福州独特工艺品,与福州脱胎漆器、纸伞合誉为“福州三宝”。其发源于民国初期的福州东郊西园村,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福州软木画是“雕”“画”结合的手工艺品,以“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闻名于世。软木画色调古雅纯朴,形象逼真,画面犹如宋人笔意,意境深邃,远奥高古,清奇可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人民迫于生计需求而纷纷放弃了该项传统工艺;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当时已为数不多的软木画工艺大师更是弃艺从商,该项工艺濒临失传;直到2000年,该村仅吴芝生一人仍在坚持研究福州软木画创作,并逐渐将软木画工艺振兴发展。其作品先后获得多项全国奖项,本人则获评“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而更让人欣喜的是,“福州软木画”也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芝生作为福州软木画吴氏第四代传人也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目前,福州市已经找不到几个软木画制作大师,而仍在坚持研究的大师级人物更是凤毛麟角。”据吴芝生介绍,他目前除了将自己的手工艺术传承给自己的女儿和几位热衷软木画技术的徒弟外,还在西园中心小学的支持下,将软木画工艺带进课堂,给现代的小朋友们普及软木画知识和传承意义。

“作为坚持了该项传统工艺六十年的民间艺人,毕竟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一辈手工艺人的正在一年年消失,而对于我们这些传承人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吴芝生说。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