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家女兰爱珍:豆腐皮小作坊闯大市场
www.fjsen.com 2013-03-21 16:58 王宜峻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2008年,在清流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清流豆腐皮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也是清流县首个国家级品牌。2009年6月,兰爱珍的鑫牌豆腐皮厂等8家企业,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获准使用“清流豆腐皮”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兰爱珍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于次年组织当地部分畲族农民成立了清流县第一家豆腐皮专业合作社——清流县爱珍豆腐皮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她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引领当地豆腐皮加工户共同致富。为此,兰爱珍获清流县政府2010年度“全县创业先进个人”表彰。 兰爱珍对入社成员提出了近似苛刻要求,凡入社成员必须严格按合作社制定的豆腐皮生产工艺标准,从原材料开始严格控制,原料由社里统一调入,统一分配,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经营管理,严把豆腐皮质量关。很快,合作社有100多户豆腐皮加工户入社,合作社成员平均年纯收入达8万元。“清流豆腐皮”正成为清流嵩溪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成为清流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2012年7月,清流县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兰爱珍作为福建省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表彰的代表进京领奖。这次全国共有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受到表彰,福建省有20家合作社受到表彰。 将清流豆腐皮销往国外,这是兰爱珍多年来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经成真。2011年7月,一位在德国经商的客商给兰爱珍发来一个信息,让她把豆腐皮发往德国试销。兰爱珍先是挑选了35箱豆腐皮送往德国,在当地中餐馆试销,免费请客人品尝。接着,又通过省贸易公司将500箱豆腐皮发往德国市场销售,很快被抢购一空。前一阵,德国方面来电话要求订一个货柜的豆腐皮,一要就是7万箱。此次出口德国的豆腐皮由全部由清流鑫牌豆腐皮厂生产,总重量为12500公斤。 如今,兰爱珍的豆腐皮加工销售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有一批较稳定的客户,年产豆腐皮3000多吨,产值近4000万元,带动周边乡镇1000多农户从事豆腐皮加工。豆腐皮加工销售,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会议休会期间,记者采访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畲家女代表。兰爱珍告诉记者,不久前清流县委、县政府为她颁发了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百家农产品直销店证书,她将借此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清流豆腐皮品牌。她认为,好的产品不仅要建立统一的集中加工园区,更要在种植取材上好中选优。她在嵩溪的青溪、罗陂岗等村建立黄豆种植基地,种植优质黄豆200多亩,基本实现豆腐皮生产原料“就地取材”。由于基地全部采用无公害有机肥耕作,生产绿色生态黄豆,为制作出高品质的生态豆腐皮提供了安全原料。目前,她正计划对豆腐皮进行深加工,生产即食型豆腐皮销往国内外。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兰爱珍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也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代表身份为群众办事。在市人代会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时,兰爱珍认为,当前农村存在农民权益受侵犯、农民素质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时有发生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一个重要途径。当前的重点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对中央文件已明确的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要抓好落实。要抓好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工作,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她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能持续加大特色产业农产品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产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工作,建立标准化的加工园区,以“特”为钥匙打开农业跨越之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