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人大创新服务机制搭建“民心桥”
www.fjsen.com 2013-04-15 16:19 左 军 来源:福建人大网 我来说两句
“新村的王向东不仅拿到了老板扣除的工作,老板还再聘王向东为他的企业员工。这事真要多谢人大代表到这里寻访。”4月1日,在仙阳镇新村的“选民说事室”里,几位来自村组的群众代表向参加说事的人大代表们诉说他们的感慨。这是浦城县人大创新机制服务百姓搭建“民心桥”的一幕。 原来是今年2月下旬,新新的王向东在温州一家制鞋厂当清洁员,因一次工作疏忽没及时把地面垃圾清扫干净,被老板扣薪“炒鱿鱼”。回家后,整天愁眉不展。上月新村的“选民说事”日,村民代表向参加“说事”的人大代表反映了王向东被炒鱿鱼的事。人大代表们立即联系有关劳动部门,并与温州厂方协调,在代表们的督促下,才有了上述的结果。 今年以来,福建省浦城县人大创新服务百姓机制,积极推行“选民说事、巡访问事、为民办事”的工作法,让选民遇到问题有地说、遇到困难有人问、遇到事情有人办,形成了常态化的服务百姓工作机制。 人大拓渠道,选民敞心扉。县、乡、村层层建立“选民说事”日,敞开大门听选民“说事”,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打开选民的话匣子,解开群众心里的“疙瘩”。 人大代表多巡访,群众少上访。全县人大代表巡访问事已成常态,县人大干部“每季一访”、县人大代表“每月一访”、乡镇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每旬一访”,从城市街道社区到农村乡镇村组,随处可以看到各级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巡访百姓的身影。 说事、问事,重在办事。全面推行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便民服务代理制,对“选民说事”和“巡访问事”收集的事项,分类梳理、分级问诊、分责交办,确保选民需要办理的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据统计,服务机制创新以来,各级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已巡访群众1000多人次,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建议400余条,为民办事200余件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多起。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