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家禽业如何走出H7N9阴霾

www.fjsen.com 2013-04-24 08:32  杨特团 林桂芬 杨怡静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漳州市区延通北市场的禽肉摊无人问津,经营者颇感无奈。

不吃!尽量不吃!

在漳州市区前锋市场里卖了15年禽肉的“亚指仔”最近逢人便说:煮熟了吃,没事的,世界卫生组织都说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感觉到人人“谈禽色变”。“亚指仔”说,平常一天都可以卖出200多只生鸭、生鸡,但这段,一天10只都卖不出去。“赚的钱还不够付摊铺租金。”“亚指仔”抱怨道,大家好像反应过度了。

天天到市场买菜的小李坦言,近10天以来,家里人都不敢买鸡肉、鸭肉等禽类产品,甚至连猪肉都不敢买了,只能尽可能地选择海鲜和蔬菜,虽然生活成本涨了不少,但吃得安心。小李一家原来特别喜欢乡下的土鸡、土鸭,这时候绝不敢喜欢了。小李说,上周一,乡下的大姐带了只大肥鸭和一些土鸡蛋过来,一家人表面上不好明确拒绝,可大姐前脚刚走,小李老婆后脚就把它们扔到楼下的垃圾堆里了。

小李一家的态度反映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心态。在市场边的一家生鲜小超市,当笔者问有没有新鲜鸡蛋等禽蛋出售时,被告知已有一段时间断货了。“不好卖,干脆不进。”老板说,他家这段时间也暂时不吃禽类产品。

“能不吃就不吃。”经常加班的小陈,每晚习惯了回家前在单位边上的一家鸭肉店吃碗鸭面,这天,进了店里,又延续习惯性动作,点了鸭面吃了几口,而后才猛然意识到现在不是吃鸭的时候,于是,付了钱后,直接把整碗鸭面倒掉,忍着饥饿回家煮泡面。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