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家禽业如何走出H7N9阴霾

www.fjsen.com 2013-04-24 08:32  杨特团 林桂芬 杨怡静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转变散养方式

据悉,当前我国的家禽业散养比例较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较低,受管理、财力、科技等限制,普遍存在因陋就简的现象。不少养殖户的禽舍就建在家里,生产环境无法做到封闭隔离;饲养密度过高,又缺乏消毒设备。而且,在养殖的过程中,少数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盲目使用抗生素、成长激素、杀虫剂等,虽然使得畜禽的生长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高,但也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增强,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弱,甚至导致病毒突变。

“相反,国内那些集约化、现代化、自动化程度高的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由于环境隔离条件好,人员和物流控制严,加上良好的卫生防疫措施,畜禽感染疫病的机会较少,即使发生疫情,也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芗城区农业局动物疫控中心主任丁琰山建议,待疫情过后,家禽业要尽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管理,逐步降低散养比例。

蔡泽华则表示,同时也要加快转变家禽业的经营模式。他说,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大公司+养殖户、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以及紧密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做到“五统一”——统一种苗、统一饲料、统一药品疫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商品家禽。在此基础上,给予养殖户一个保护价,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起对抗市场风险。据悉,漳州有家公司采用公司+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在南靖运作生鸡养殖,在当下市场严重缩水的情况下,因为有了保护价,养殖户仍有每只生鸡2元的利润空间。

普及农业保险

眼下,养殖户能够采取的切实行动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蔡泽华建议养殖户,对于手中的待售家禽,可以在政府检验、检疫部门的监控下集中屠宰,然后由检验、检疫部门分别贴上检验、检疫标志,集中进行冷冻,待价而沽;对于还未能出售的禽类商品,要尽量减少投喂量,延迟生长期限;尽量做到少入孵,或者停止入孵,静待市场复苏。

养殖业是高风险的“弱质产业”,时时与天与疫与市场“博输赢”。因此,从长远看,引入农业保险才是化解养殖业风险的长久之策。今年3月1起施行的《农业保险条例》已经向家禽业的从业者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

不过,由于多数养殖户缺乏保险意识,觉得每年都要交保费,而理赔好多年才一次,并不划算;而保险公司看重的是险种的赢利性,因此双方对农业商业性保险的积极性都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人士建议,政府可拿出一部分补贴资金或采取税费优惠的方式,鼓励保险机构和养殖户达成养殖保险协议,借助农业政策性保险,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眼下,是加快普及农业保险的时候了。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