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业如何走出H7N9阴霾
www.fjsen.com 2013-04-24 08:32 杨特团 林桂芬 杨怡静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转变散养方式 据悉,当前我国的家禽业散养比例较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较低,受管理、财力、科技等限制,普遍存在因陋就简的现象。不少养殖户的禽舍就建在家里,生产环境无法做到封闭隔离;饲养密度过高,又缺乏消毒设备。而且,在养殖的过程中,少数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盲目使用抗生素、成长激素、杀虫剂等,虽然使得畜禽的生长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高,但也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增强,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弱,甚至导致病毒突变。 “相反,国内那些集约化、现代化、自动化程度高的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由于环境隔离条件好,人员和物流控制严,加上良好的卫生防疫措施,畜禽感染疫病的机会较少,即使发生疫情,也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芗城区农业局动物疫控中心主任丁琰山建议,待疫情过后,家禽业要尽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管理,逐步降低散养比例。 蔡泽华则表示,同时也要加快转变家禽业的经营模式。他说,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采取大公司+养殖户、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以及紧密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做到“五统一”——统一种苗、统一饲料、统一药品疫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商品家禽。在此基础上,给予养殖户一个保护价,形成利益共同体一起对抗市场风险。据悉,漳州有家公司采用公司+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在南靖运作生鸡养殖,在当下市场严重缩水的情况下,因为有了保护价,养殖户仍有每只生鸡2元的利润空间。 普及农业保险 眼下,养殖户能够采取的切实行动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蔡泽华建议养殖户,对于手中的待售家禽,可以在政府检验、检疫部门的监控下集中屠宰,然后由检验、检疫部门分别贴上检验、检疫标志,集中进行冷冻,待价而沽;对于还未能出售的禽类商品,要尽量减少投喂量,延迟生长期限;尽量做到少入孵,或者停止入孵,静待市场复苏。 养殖业是高风险的“弱质产业”,时时与天与疫与市场“博输赢”。因此,从长远看,引入农业保险才是化解养殖业风险的长久之策。今年3月1起施行的《农业保险条例》已经向家禽业的从业者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 不过,由于多数养殖户缺乏保险意识,觉得每年都要交保费,而理赔好多年才一次,并不划算;而保险公司看重的是险种的赢利性,因此双方对农业商业性保险的积极性都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人士建议,政府可拿出一部分补贴资金或采取税费优惠的方式,鼓励保险机构和养殖户达成养殖保险协议,借助农业政策性保险,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眼下,是加快普及农业保险的时候了。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3]专家称H7N9病毒变异“风险更大”
- [ 04-22]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报告新增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 [ 04-22]浙江再添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 [ 04-22]山东发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 [ 04-22]台湾预定9月前量产H7N9疫苗 将率先为易感人群接种
- [ 04-20]浙江新增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全国共9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