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周珍琦:执守一生的地质梦

www.fjsen.com 2013-04-27 09:3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27日报道(张静雯)

34年前,一部名叫《年轻的一代》的电影让一位武汉地质学院学生心潮澎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总工程师周珍琦投身地质事业的梦想从此启航。

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周珍琦每次离家,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跋山涉水,跨沟越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顶着炎炎烈日,冒着风吹雨淋;晨曦朦胧就要出发,夜幕降临才回驻地——长时间野外工作,辛苦不言而喻。但30年来,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守地质梦。

2002年,周珍琦和同事利用推覆构造理论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大田县苏桥井田勘查中,提交了煤炭资源量3633万吨,并预测大田县广平推覆构造下赋存近2亿吨的煤炭资源。这次发现,对于缺煤的福建是重大利好。

2006年起,周珍琦连续7年先后8次到西藏,深入勘查工作区并现场指导。由于高原地区空气中含氧量少,头晕头疼、嘴唇干裂、胸闷气喘等症状令周珍琦彻夜难眠。体肤之痛并不能打消周珍琦找矿的热情,白天他仍然咬牙坚持工作在一线。“找矿是地质人的职责,我的工作就是要找出尽量多的好矿,服务经济发展。”周珍琦说。

近年来,周珍琦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我省有近2万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地球表面分布极不均匀,全世界约有72%的土壤缺硒。人体缺硒会造成免疫力低下。因此,富硒土壤是优质自然资源。”周珍琦说,富硒土壤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价格是普通农产品的好几倍,这可以为千千万万农民找到新的致富路。

周珍琦说,他想组织实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出一份力,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福建的“生态美”与“百姓富”作出更多的贡献。

追梦,周珍琦一直在路上。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