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开展“送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
www.fjsen.com 2013-05-29 14:57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福州5月28日电(记者郭圻)针对流浪少年儿童被拐骗成为职业乞讨者,患有精神疾病少年儿童滞留救助站等社会问题,福建省将从5月底开展“送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通过主动救助、源头防治、打击犯罪的形式,做好流浪少年儿童的返校复学工作以及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人生态度。 “有些‘丐头’通过拐骗或引诱少年儿童,甚至胁迫摧残他们,使之成为赚钱的工具,且乞讨手段日趋专业化、团体化。”福建省救助管理总站站长郭奇说,在以往的救助工作中发现,职业乞讨人员约占街面流浪人员的70%,且少年儿童比例不断上升,恶意骗站、跑站、闹站现象多发,给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郭奇介绍说,还有就是一些痴呆傻等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无法提供亲属信息,从而滞留在救助站;以及一些留守儿童归家后,监管人能力薄弱,无法及时返校,造成再次流浪社会的现象,都给社会管理带来隐患。 “下一步,我们会落实完善主动救助制度,以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为重点,开展这项工作。”郭奇说,专项行动的目标是,街面上没有一个流浪儿童,让他们最终返校回家。 “如果是一两个孩子的,我们会主动劝导其进入救助站,免费提供食宿;如果是团伙或被胁迫的,我们会与城管或公安部门配合,打击犯罪分子;针对生活困难孤儿,我们会把他们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郭奇说,救助站会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帮助流浪少年儿童在户籍地或流入地返校复学。 “痴呆傻儿童不能再次流落社会。”福州市民政局纪检组组长唐秀文说,针对滞留救助站的少年儿童,有条件的要寻找亲属安置,无法安置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引入社会资本的形式,予以救助。 相关业内人士也建议,民政部门可以引入高校和社工组织,为流浪少年儿童提供心理咨询;与教育部门合作,建立完善适龄儿童失学辍学动态监管机制;与乡镇村(居)委会合作,建立困境儿童台账和监护随访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少年儿童流浪社会,对已经流入社会的,实现接得回、留得下、入学顺、过得好。 郭奇表示,2012年,福建省开展类似救助流浪少年儿童行动,共救助流浪乞讨儿童2797人次,接送流浪孩子回家395人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完)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4]龙岩流浪小兄弟有家了!被安排进长汀同心儿童院
- [ 12-09]“宝贝”回家有多难? 流浪儿童问题现状调查
- [ 11-28]资料称中国流浪儿已超15万 近半因家庭问题出走
- [ 11-27]山东下发切实做好冬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通知
- [ 11-26]中国多个城市加大对流浪儿童救助力度
- [ 11-22]贵州毕节五兄弟生前称宁愿流浪也不去民政局
- [ 11-20]专家谈男孩取暖致死:中国流浪儿童救助舍本逐末
- [ 11-20]贵州5名死亡男孩是否为流浪儿不影响对官员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