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福建省"计生协会服务模式"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启示

www.fjsen.com 2013-05-31 10:4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依靠“幸福工程”致富,洪丽华当上企业计生协会会长,并带领25名贫困母亲脱贫。

3层小楼装饰典雅,崭新轿车停在楼旁,这是闽侯县甘蔗街道洽浦村村民洪丽华的新家。2011年乔迁之前,洪丽华一家住在低矮破旧的木屋里,全家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日子过得很艰辛。

2010年,洪丽华和丈夫想到了创业,决定试水织造行业,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村、街道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得知后,帮洪丽华联系了县计生协会。当年6月,县计生协会提供了3万元“幸福工程”无息借款。有了启动资金,洪丽华带领村里10名贫困母亲一起创办织造企业,她被推选为企业计生协会会长。

生活渐渐富裕起来,洪丽华没有忘记帮扶身边的贫困姐妹。2011年,她又招聘了15名贫困母亲。为了让这些姐妹早日脱贫,洪丽华帮忙联系县计生协会,并让她们以总计5万元“幸福工程”借款入股自己的企业。经过打拼,去年企业产值已达200多万元,25名贫困母亲都实现了脱贫。企业员工陈凤清开心地说:“现在,我每月能领到2000多元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我们一家都感谢洪大姐的帮助。”

企业计生协会是为广大计生户包括流动人口服务的另一通道。目前,全省百人以上流动人口的企业建计生协会共6843个,覆盖面达到82.7%。

计生协会建到村民小组、企业及流动人口中,形成“沉底盖边”的服务网络,全省300多万群众从中受益。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将计划生育协会的服务体系延伸到村民小组,构建“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形成小组、村(居)、乡镇(街道)和县(区)四级计生协会基层组织架构。同时,计生协会还向企业、流动人口拓展,让组织网络“横向到边”,扩大覆盖面。目前,我省农村14万多名计生小组长和6843个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让计生服务直达家庭成为现实。

闽侯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林德珠告诉记者,流动人口和企业的计生服务一直是薄弱点,将协会建到企业和流动人口中,通过建设“流动人口之家”,弥补了以往这方面计生服务的不足。

闽侯县竹岐乡榕东村计生协会秘书长林秀钦介绍,村里育龄妇女有500多名,她有时真忙不过来,服务无法直入每户家庭。而计生协会小组服务对象一般只有二三十名育龄妇女,计生小组长对她们知根知底,能有针对性地在生产、生活和生育方面给予全方位帮助,服务更加精细到位。

2012年春节,榕东村计生小组长冯碧兰在走访时,发现村民陈梅花生活困难,冯碧兰想帮她申请“幸福工程”无息借款。她立即将情况报告给林秀钦和乡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陈玉卿。接到申请材料,县计生协会答应提供1万元无息借款,又帮陈梅花联系了闽侯县大春农科贸食用菌公司,让她成为公司员工,而且以1万元借款入股,每年还可分到几千元分红,顺利脱贫。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组织网络构建后,从2006年开始,省计生协会又倾力打造“生育关怀”品牌,相关服务项目达20多项,其中“安居”、“致富”、“成才”、“保障”、“亲情”工程家喻户晓。全省共筹集“生育关怀”资金3.6亿多元,其中政府投入2.3亿元、政府有关部门支持3000多万元、企事业单位捐赠5000多万元、个人捐赠5000多万元,全省300多万群众从中受益。

正如省计生协会会长黄贤模所说:“基层计生组织建设的加强,为计生协会工作注入新能量,增加自信心和责任感,架起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让‘生育关怀’品牌遍布八闽大地,彰显计生协会组织的活力与魅力。”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