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社会民生 > 正文

福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上升 专家详解"最难就业季"成因

www.fjsen.com 2013-06-05 22:36  谢添实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多方因素致“史上最难就业”

从数据上看,今年我省大学生就业压力确实大,就业形势也严峻复杂。是什么因素造成“史上最难就业”的呢?郝军表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城镇就业总量有2500万人,缺口1300多万。从我省来看,大中专毕业生有40来万,城镇需就业人员60万,随着一些企业招聘岗位减少,就业压力就增大。“就业岗位的增加,主要靠经济的拉动。如果经济放缓,岗位数自然会相应减少。”郝军说。

另外有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我省工科毕业生减少,文科毕业生增多,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工科毕业生需求更多,对专业匹配度要求更高,工科生相对更好找到合适的岗位。“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需要一个调整、转变过程,市场对高校也有个适应、反馈过程,因此部分专业毕业生在当前阶段较难就业。此外,一些学生自身素质也没达到用人单位要求,无法顺利就业。”郝军说。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多毕业生不愿到基层一线去,不愿到山区地方就业。基层一线用人数最多,但是毕业生都不大愿意去,求职方向也集中在沿海地区,造成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剧就业难题。”郝军表示。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其实就业难更多表现在结构性失衡上,供需不平衡是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广大毕业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求职期望值。”郝军告诉记者。

事实上,即使是在“史上最难就业季”,仍然有众多企业招不到人,这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来。从去年11月到现在,我省已举办了69场各类招聘会,15000多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29.9万个岗位。这些来招聘的企业不少是空手而归。在5月底举行的一场交通运输行业专场招聘会上,山区一家路桥企业要招3个一线施工人员,尽管待遇不差,感兴趣者寥寥无几,整场招聘会下来也就收到两份简历。

一位目前仍在找工作的同学告诉记者,读了十几年的书,花了那么多钱,如果只是去工地当搬运工,那不是白读大学了,肯定想找一个比较过得去的工作。这代表了不少求职者的心态,一些人非公家单位不进、非管理岗位不要、非沿海城市不待,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就业。

对此,郝军也提醒说,毕业生要认清形势,适应现实要求,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学生、家长有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都能理解,但是当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现实差距过大时,就要进行合理调整,使之与现实相吻合,符合就业岗位需求。”郝军认为,大学生到一线岗位去锻炼并没什么不好,很多人也都是从基层岗位做起。

“有新闻报道说大学生毕业回乡养猪、卖烧饼,形成规模,并带动其他人致富,这也是种就业,而且还是高质量就业。”郝军如是表示。

  • 责任编辑:林晨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