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福建省将建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9月1日起启动

www.fjsen.com 2013-06-07 06:50  章微 薛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我省将建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9月1日起启动,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将不再“等钱救命”

东南网6月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章微 薛辉)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医改办牵头拟定的《福建省2013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3份文件。昨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9月1日起,我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不让患者“等钱救命”。

据了解,我省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救助对象为: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医疗机构对其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可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补助。我省省级、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分别组织设立本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我省将着力打造公立医院改革“123”工程,即全省一半以上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深化厦门、三明两市公立医院改革,选择3个省属三级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

此外,我省还将提高基本医保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各级政府对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人,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75%、70%和75%左右。

相关报道

闽实施疾病应急救助新规 “等钱救命”将成记忆

福州新闻网讯 6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了省医改办牵头拟定的《福建省2013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3份文件,对今年医改工作作出全部部署。就此,省医改办负责人昨日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并回答市民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

省医改办负责人表示,今年全省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率达96%以上,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同时,提高基本医保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各级政府对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人,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75%、70%和75%左右。此外,今年要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提高特定病种和困难群体的保障水平,进一步健全我省“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就医模式。

省医改办负责人称,今年我省将大力发展非公立医院,对非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项目予以补偿。扩大公立医院对口帮扶民办医院范围;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力量和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同时,鼓励支持台湾医师来闽执业,为来闽短期行医的台湾医师提供便捷服务。

《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今年9月1日起,将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主要是对需紧急救助但身份不明、无负担能力的群众实施应急医疗救助,避免因“等钱救命”等原因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包括分级设立基金,省级、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分别组织设立本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同时,确定救助对象及范围。救助对象为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

医疗机构对其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可向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补助。《意见》对基金使用范围进行了界定,以避免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过度使用。

此外,我省还提出,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基金,并由当地卫生、财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媒体人士等组成的基金监管委员会,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福州晚报记者 邱泉盛)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